为zorotypussinensis。中华缺翅虫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 西藏自治区 境内。1973年由中国生物学家 黄复生 教授首先发现,并正式定名为“中华缺翅虫”。中华缺翅虫是一种中国仅有小型昆虫,体长约0.3厘米。个体为黑褐色,头部较大,呈倒 三角形 ,活动灵活。无单眼和复眼,触角呈念珠状,共9节。翅部细长,前翅大于...
科:缺翅虫科 折叠发现命名 1973年由中国生物学家黄复生教授首先发现,并正式定名为"中华缺翅虫" 。 折叠分布范围 中华缺翅虫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境内 。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缺翅虫中华缺翅虫是一种小型终行标束轮析营引还欢昆虫,体长约0.3厘米。个体为褐色,头部较大,呈三角形,活动灵活。无单眼审...
中华缺翅虫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境内。1973年由中国生物学家黄复生教授首先发现,并正式定名为“中华缺翅虫”。 中华缺翅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约0.3厘米左右。个体为褐色,头部较大,呈三角形,活动灵活。无单眼和复眼,触角呈念珠状,共9节。翅部细长,前翅大于后翅, 也有无翅的种类。中华缺翅虫通常栖息...
缺翅目昆虫种类很少,个头很小,有的有翅,有的无翅,全世界大约只有27种。我国产的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因分布区狭窄,且数量稀少,都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华缺翅虫 我国于1973年在西藏初次发现了中华缺翅虫。它个头很小,缺翅型雄成虫体长只有3~4毫米,深褐色。从正面看,头部近似三角形,额面稀布刚...
当然以目前的保护级别来说,中华缺翅虫还不能与同为有翅亚纲的中华蛩蠊相比。但也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行列,并且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也属于伤不起稍微加一些变量就有可能灭绝的那种类型。 中华缺翅虫的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它们不仅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一种昆虫,并且仅仅只有西藏自治区才有原生的中华缺翅虫繁衍生息。
是 陆生无脊椎动物(昆虫)在西藏有2307种,隶属20目173科1160属,其中,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西藏有益昆虫、蜜蜂有103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农作物、牧草、果树、花卉等有花植物的传粉者。昆虫中的蝙蝠、蛾类在西藏有9种,它们生长在海拔3600——4500米左右的灌丛草甸或高山草甸中...
界:动物界亚界:真后生动物亚界总门:泛节肢动物总门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目:缺翅目科:缺翅虫科 住:栖息于枝叶茂盛、阴暗潮湿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内的风折木、死树等的树皮下。行:主要为爬行。食:不详,可能为肉食性。繁殖:卵生。成长:不完全变态。 1、栖地遭到破坏 2、...
105 中华缺翅虫 Zorotypus sinensis 书名:昆虫图鉴 作者名:杨举 李东哲 本章字数:253字 更新时间:2021-11-05 11:35:33首页 书籍详情 目录 字号 背景 手机阅读举报 登录订阅本章 >
【秒懂百科】原来中华缺翅虫长这样,本视频由秒懂百科之自然提供,496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