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 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社会组织的完善——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 1.对比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在社会组织上的异同点,通过说明社会贫富程度、建筑形制与生产状况、社会组织形态等方面,表现在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完善程度不断提高,孕育着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上 上传人:阿甘分享·上传时间:2024-09-26 继续阅读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目标 1.立足时空观念,利用地图了解石器时代我国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相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了解部落联盟时期我国私有制和阶级的发展特点,通过探讨史料了解早期国家的起源及其形态。
第1 页共 16 页第第 1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是从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西周灭亡,大跨度的时间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在高一学生已有初中学习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详略得当,还要能够突出重点。 【学情分析】 本课在...
本课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征。本课难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原因。 本课建议授课时间为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一 一、导入新课 铺垫:2018年5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举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华文明的早期轮廓逐渐清晰起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更明晰地知道我们从哪...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1.学生能够通过综合阅读...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案 .pdf,“导引探究提升”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学案 课型 探究课 课题 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年级 高一 时间 班级 出课人 核心素养: 1. 【时空观念】完成文化遗存时间轴,引导学生观察文化遗存分布地图; 2. 【唯物史观】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