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并进行深刻阐述。这为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指明了方向。包容,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地大德,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通过“包”“容”二字,可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包”,包罗万象、胸怀天下,体现中华文明的宽广...
“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中华文明高超的容纳智慧,突显中华文明在包罗各方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差异、化解冲突、实现融合,使各方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中华文明之所以可久可大、根深叶茂,就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既有“包”的胸怀,又有“容”的智慧。 “包”的胸怀 ...
“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中华文明高超的容纳智慧,突显中华文明在包罗各方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差异、化解冲突、实现融合,使各方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中华文明之所以可久可大、根深叶茂,就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既有“包”的胸怀,又有“容”的智慧。 “包”的胸怀 中华文明自古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
科学理解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深刻意涵,需要将其置于中华文明的整体特性之中进行考量,充分关照其与其他文明特性之间的紧密联系。连续性是中华文明最为鲜明的特征与优势,也是包容性得以存在和彰显的重要基础;创新性是实现赓续传承的重要手段与路径,是推动包容性内涵外延拓展丰富的重要力量;统一性是中华文明历史演进中形成...
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开放包容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包容性源远流长、无远弗届,生于微且成于著。包容性是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的本质,也是繁荣发展的文化基因。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在历史演进中构建了丰富多元...
包容性这一突出特性,最早比较鲜明地体现在中华文明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协和万邦”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协和万邦是基于几千年前邦国林立、分族而居的...
中华文明孕育发展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有助于形成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主体文化。中华民族长期高度发达的文化,有助于形成强大文化定力和文化自信。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让包容性成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文明交融的悠久历史 考察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特别是早期进程可以发现,地理环境往往是影响文明发展的重要...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先民就发展出一系列富于包容性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诸如“厚德载物”的修养之道、“因睦以合族”的治家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兼听则明”的治国...
中华文明由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彼此交流不断融汇而形成,恰如涓涓细流汇聚而成浩瀚江河。兼收并蓄、和谐共生涵养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也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杨家刚:我们可以在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形成过程中,感知与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纵向来看,中华民族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体现为对不同生活习俗、文化信仰的尊重和包容,也体现为对各种外来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