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星”动车组编号为CJJ2,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 集中动力型动车组,为2动9拖编组形式。该车型是在CJJ1(蓝箭号动车组)的基础上设计而来,设计时速达到了270km/h,在2003年11月27日创造了321.5km/h的中国铁路第一速的记录,知道2008年该记录才被CRH2C打破。中华之星 该车由株洲机车、大同机车...
保存在中国铁道博物馆的中华之星动车组(左为东风4C型4040号机车右为韶山1型008号机车)
这期间,“中华之星”是暴露出了不少毛病啊,比如动力掉链子了、信号搞丢了、制动表失灵、轮子在那儿空转,还有一些电器系统也是不给力,真让人头疼。“中华之星”虽然承载着我们中国高铁的梦想,还真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就,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夭折的命运。接连不断的技术问题,真是成了压倒“中华之星”的最后...
即使中华之星仍然保持一定的安全标准,频繁的故障与维修却让运营单位感到震惊,毕竟“保质保量”才是高铁的立命之本。就在这样的考量下,走向被淘汰的命运似乎已是必然。挖掘更深的原因 或许有人会问,中华之星终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为什么在研发过程中没有预测到这些问题?这就要从技术的复杂性说起。高速动车组...
虽然中华之星夭折了,但是为我国高铁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所以才能无缝衔接,很快掌握了CRH动车技术的设计与建造,并在不久后推出了CR车组。当时负责研发中华之星的几家单位在后来的南北车重组时,全都归属到了中车集团,类似运10下马后造成了人才流失的现象在高铁领域并没有出现。归根结底,中华之星更像是...
“蓝箭号”的成功经验为研发团队提供了借鉴,他们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精华,不断解决技术瓶颈,“中华之星”号动车组由此诞生。“中华之星”车头造型别致,双拱流线型设计,源于空气动力学原理,有效降低空气阻力,犹如鸭嘴兽,一眼就能认出。列车密封设计出色,运行效率和乘客舒适度因此显著提升。“中华之星”研发测试多年...
中国动车组速度不输国外,这让我们倍感自豪,也意味着中国高铁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创造历史纪录第二天,“中华之星”空跑测试时,转向架故障诊断系统报警,试验被迫叫停。检查后发现,问题根源竟是一个进口轴承坏了。这么小的故障,却让“中华之星”的前景变得暗淡。“中华之星”试运行,先跑十万公里,后来三十万,...
虽然中华之星的项目最终没有成功,但它为我国高铁建设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这也为后续顺利掌握CRH动车的设计与制造奠定了基础,没过多久就推出了CR车组。研发中华之星的那些单位在后来的南北车重组中,全都并入了中车集团。不过,运10停滞后出现的人才流失在高铁领域并没有显现出来。说到底,中华之星就像是中国高铁发展...
于是研发团队借鉴“蓝箭号”的经验,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持续攻克技术难题,最终成功开发出“中华之星”号动车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空气阻力,“中华之星”的车头采用了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的双拱流线型,其独特的“鸭嘴兽”造型,极具辨识度。同时,列车采用了良好的密封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运行效率和舒适性。经过...
跟国外类似的动车组比,其实也没啥太大差距,极大地鼓舞了咱们中国人的士气。不过,这个速度纪录直到2008年4月24日,才被CRH2C型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给打破了。新生事物总有些瑕疵。记得在去年的11月28号,中华之星在空跑测试的时候,车上的转向架故障诊断系统发出了报警信号。工作人员立马决定暂停试验,经过检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