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中医院里,AI智能中医诊疗仪已经在通过采集患者的面相和舌象,在进行AI智能识别后,结合数据库中的知识,给出体质分析报告和定制化的养生建议。南京甚至还有茶饮店请来了“赛博老中医”,推出AI舌面诊和脉诊对顾客进行茶饮匹配推荐。“人工智能的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法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
业界普遍认为,中医药人工智能领域前景广阔。2024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印发的《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鼓励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研发中医健康监测设备和治未病健康管理平台”“结...
以广州为例,据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医学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王正飞介绍,该校依托医学信息工程学院,于2022年成立智能中医研究院,开展中医药信息学建设和医工交叉科研创新,推进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王正飞表示,目前业界对人工智能辅助进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相关的技术研发...
面向数智化新时代,鲁南制药以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大数据为技术支撑,进行中医药辨证论治、配伍规律、作用机制、循证医学的数字化研究,不断推进数字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产业+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从研发、制造到营销,实现全产业链在线化和智能化,构建现代中药智能体系。 “我们构建了中药口服...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围绕医疗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运用AI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助推智慧中医药建设也被不断写入国家纲领性文件。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马剑鹏表示,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凭借AI在数据挖掘与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深度学习等方面...
“近几年,中医药人工智能赛道日益受到业界关注,投入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团队明显增多。” 中医药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亟待中医理论的守正创新和医工技术融合突破,驱动业界良性发展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徐弘毅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门诊大厅,银灰色机器人外形的中医体质辨识仪,吸引着来来往往的目光。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中医药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如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AI算法可以自动分析并生成初步的辨证结果。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AI还可以挖掘出不同体质、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的用药规律,为医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建议。此外,AI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反馈,动态调整治疗...
这一融合不仅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推动了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现阶段,AI+中医药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新药研发、问诊导诊、辅助诊疗和康复健康管理等。“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结合是必然发展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在“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暨第四届...
利用AI智能辨识中医体质的背后,是不断升温的数智中医赛道。 “近几年,中医药人工智能赛道日益受到业界关注,投入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团队明显增多。”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人工智能中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伍骏说。 2022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中医药关键数字技术攻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