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千金方》所载方剂6000余首,其中温胆汤、温脾汤、鲤鱼汤、补肝汤、犀角地黄汤等,皆为古今临床习用而疗效卓著的处方。临床中《千金方》所载方剂常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癌等肝病、均能应手收效,爰举医案四则,藉见其临床应用之一斑。 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某,女,65岁。患者于20...
【项凤梅医案-肝胆篇】自身免疫性肝病案 患者漆某,女,65岁,因反复肝功能异常半年就诊。症见:纳食欠佳,乏力,心烦易怒,形体偏瘦,大便偏结,小便偏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弱。自述ALT、AST反复异常,曾在南昌市九医院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给予降酶药治疗则好转,停用则复发,如此一年。故来求治中医。中医诊断:肝...
此医案立“燮理体用,燮理气机,和络逐瘀,升厥阴之阳,起陷水浊之脾阳;助发肾阳之困。降太阴之阴,使水浊之邪化而有利”之治,终有所获。肝硬化在中医中属于“癥积”范围。邪毒侵袭、血吸虫感染、饮酒内伤以及情志郁积等皆是肝硬化的中医病因。中医注意辨正邪盛衰、辨气血阴阳,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组...
该病起因为悲伤过度,《黄帝内经》记载的“悲伤肺”,肺与肝在五行中乃相克关系,正常情况下,肺金的宣发和肃降有助于肝木的调达,若肺气郁闭则肝木无制而横逆,使疏泄功能失常,而症见两胁疼痛不适。对此证的治疗,若只注重疏肝无异于扬汤止沸,应当宣肺以疏肝,这一点在逍遥散...
活血法治肝病医案 中医学指出肝藏血,是贮藏和调节血液的主要器官,因此有“肝主血海”之称。肝必须是血液丰富和清净无浊的,使人体血液循环顺畅。肝主疏泄,最怕气郁,一旦气郁,血亦瘀滞。治肝的大法是解郁活血。 肝肿瘤 洪某,女,81岁,2013年3月6日中午12时诊。患者近半个月来肝区隐痛,饮食减少,近一周来腹胀...
茵陈有利湿退黄之功,是中医治疗黄疸的特效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等均属于健脾化湿利水作用很强的中药,用茵陈搭配茯苓、薏苡仁和泽泻,有仿效茵陈五苓散之意。佩兰是芳香化湿药,有醒脾之功。郁金和柴胡则有疏肝理气的功效,也是中医治疗肝病的重要用药。连翘有清热解毒之功,生甘草...
【中医医案】慢性肝病用附子—徐仲才老中医 附子合疏肝理脾法 用附子合入疏肝理脾法中者,取其具有温阳的功效。在疏肝理脾方剂中,类如四逆散,方出《伤寒论》。其适应证:一为热厥,一为泄利下重。但其应用范围...
治肝病顾护脾胃案 肝炎可纳入中医“胁痛”范畴。临床实践中,常见肝病造成脾土受抑郁,在治疗时采取实脾之法,以防肝气被郁日久,横逆犯脾。此为中医治未病精华之一。 急性乙型肝炎案 刘某,男,26岁。2015年9月13日诊。患者二十余天前因右胁胀痛、厌食,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门诊治疗。给予龙胆泻肝汤及口服...
中医治疗迁延性肝炎医案:一女性 23岁,患者于4年前患肝病,虽经多方治疗.始终迁延不愈,近一年来,头晕不能自持,周身乏力,动则虚汗淋淋,饮食日减,胸闷协痛,口苦喜冷饮,手足心热,小腹坠胀,遇冷辄重,大便溏薄.月经量多夹有血块,当地化验肝功能不正常,肝大肋下约4厘米,诊为迁延性肝炎,面色无华,舌胖淡,苔微腻,...
戴永生教授中医肝病五行辨证医案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