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为绪论,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意义及目的,以及追溯中医临床安全用药的源流,介绍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有关法规,归纳中药的安全性与中医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等。第二章从药物因素、医学(用药)因素、机体和环境因素,以及药后调摄等方面阐述了与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第三章从...
第一章为绪论,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意义及目的,以及追溯中医临床安全用药的源流,介绍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有关法规,归纳中药的安全性与中医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等。第二章从药物因素、医学(用药)因素、机体和环境因素,以及药后调摄等方面阐述了与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第三章从...
“药对”(或称对药、对子、姐妹药)是中医临床增效减毒配伍方法的重要形式,故历代著名医家十分重视药对配伍,如《雷公药对》《得配本草》《施今墨药对》等医籍均蕴含着使用“药对”的宝贵经验。 著名中医干祖望云:“这种药对,可以在‘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中进一步获得‘相得益彰’的效益,在临床上使其作用发...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属于临床中药学的范畴,是临床中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只要合理应用中药,绝大部分是安全和有效的。有部分毒性的中药,或者即使是药性平和的中药,若违反了用药原则,也有可能产生不安全的结果。《礼记·曲礼》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见古人治病十分重视对医生的选择,要求医生有丰富的医药知识和...
第一章为绪论,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意义及目的,以及追溯中医临床安全用药的源流,介绍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有关法规,归纳中药的安全性与中医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等。第二章从药物因素、医学(用药)因素、机体和环境因素,以及药后调摄等方面阐述了与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第三章从...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八、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由博返约,注重实用(清—公元1644—1911年)八、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由博返约,注重实用(清—公元1644—1911年)明代以前的本草,偏重于收录妊娠用药禁忌、配伍禁忌和食忌,而涉及面最广的“病证用药禁忌”却长期缺乏应有的记载。有
11月12日,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开展“合理用药”系统操作流程使用培训,各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由信息科工程师对医师开具的处方、智慧预警、智慧审方等系统流程进行了培训,实现了处方的动态监控,实时审查实时拦截。 合理用药系统的上线,有助于实现“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的闭环式药事...
当当书之岸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刘良 主 中医学书籍临床专科用药中药学毒性安全性辨证用药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9787513276641》。最新《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刘良 主 中医学书籍临床专科用药中药学毒性安全性辨证用药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9787513276641
在中医临床中,合理用药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中药自身性质较为复杂,因此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黄的中医临床安全与合理用药 大黄是一味常用于中医临床的草药,其性味苦寒,归经肝、胆经。大黄能够泻火通便、凉血止血、清热燥湿等,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是,大黄也有一些应用禁忌和不良反应,比如孕妇慎用、久...
1.掌握中医治疗基本原则、中药安全与合理应用的理论依据。 2.熟悉中药的常用治法与合理用药的关系。 3.理解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 4.熟悉中医临床诊疗思维,指导安全合理用药。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掌握并运用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与方法,将“治病求本”与“辨证施治”贯穿于中医药诊疗的全过程,是保障安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