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国家药监局将督促各级药监部门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监管长震慑,聚焦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风险点,持续保持严查严打严处的高压态势,切实筑牢药品安全底线。聚焦重点整顿行业秩序 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药品经营和使用监管工作,自今年1月《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后,陆续发布了《药品...
多名银行从业人员表示,严控新开卡、设置线上转账限额等措施是为了降低涉案账户数量。北京一家银行网点的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建议,银行机构要强化账户和电子银行准入环节的源头防控,在账户开立、电子银行注册等重点环节做好审核调查,采取合理必要措施识别客户身份,了解开户目的,判定相关开户行为是否符合客户真...
与此同时,出清也在加速进行。自2023年5月1日以来,共有1361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包括主动注销、协会注销和依公告注销等。私募基金管理人净减少数量超过1100家。壳交易难上加难 在新增登记备案日益趋严的背景下,私募壳交易的吆喝声再度出现,试图另辟蹊径。近日,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就有“新到北京私募证券、股权...
锦略认为,上述结果正是证监会坚决贯彻全链条、零容忍的严监管思路下的产物,更为重要的是如此大量的上市公司在被证监会行政处罚后又触发退市,彰显证监会稽查执法的高强度和精准度,也充分说明2020年底推出的上市公司退市新规得到了强有力的执行。 第二,在近年来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类案件中不断出现国企甚至央企的身影。 2...
加大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净化市场生态。严厉打击“伪私募”,清理整顿金交所、“伪金交所”,着力消除监管真空。 显然,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目标之下,上市公司严监管态势仍将继续。 撰文/张垣 编辑/景迅
从整体看,新“国九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严监管态势进一步强化。有业内人士表示,严监管对市场的最大影响就是要震慑上市公司,不要把心思用在违法违规钻空子逐利上,好好发展公司主业才是正路。对资本市场来说,严监管加速清理乱象,有利于市场生态恢复,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立体追责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证券业正处于“两强两严”的监管基调下,即强监管、严问责、强执法、严处罚。这一态势的明显加强,不仅体现在罚单数量和处罚力度的增加上,更体现在对券商及相关责任人“双罚”的常态化上。这种严格的监管措施旨在提高券商的合规意识,促进其提升合规性、专业性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
2024年,监管部门对银行业延续上一年的高压态势。2月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山西监管局一连披露9张行政处罚,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商银行”,02558.HK)及其支行因多项信贷违规问题,累计被罚款195万元,7名涉事责任人被处罚。根据罚单,晋商银行因存在未按规定报送案件(风险)信息,以及贷款管理不尽职...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披星戴帽”的公司达到180家,这表明我国监管部门严格执行和切实落实风险警示制度和退市规则,坚持证券严监管的态势,形成零容忍和规范化的趋势。对存在风险的公司“披星戴帽”,能够警示投资者,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的透明度、稳定性和...
2023年,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持续推进,相关部门、银行机构针对个人银行卡持续加强信息审核,监管持续趋严。 “这个卡每年只能取30000元?”2023年12月底,刘金秋(化名)诧异地向一家国有大行北京朝阳区支行的工作人员询问。刘金秋在这家支行开设一张Ⅲ类储蓄卡,但缺少提现功能,因此想再开办一张实体储蓄卡,但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