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祠堂位于咸丰县唐崖镇大水坪村,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于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正式挂牌成为咸丰县首个家风家训教育基地。 宗祠典范 严家祠堂总建筑面积736平方米,外面高墙环围,内部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古朴庄严,是一座集木石建筑工艺以及碑刻文化精粹于一体的传...
探访严家祠堂:140年家族传奇与建筑之美 🏛️ 湖北省咸丰县唐崖镇大水坪村,有一处历史悠久的严家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并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完成修缮,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这座家族宗祠建筑不仅见证了家族的繁荣昌盛,也反映了土家族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严家祠堂占地736平方米,坐南朝北,整...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乡土文化的根。作为礼制性的建筑,严家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祠堂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着深厚的人文根基,它涵盖有祠堂、祠产、祠约、祠堂建筑规制、祠堂陈列格式、祭祀礼仪,以及宗谱...
你可能好奇,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严家祠堂呢?其实啊,《记住乡愁》的主题就叫门楣之上,意思是通过老牌匾和祖训故事来讲中国人的家风文化。就是那种从祖宗辈传下来的规矩、做人道理啥的。而在唐崖镇,这个严家的敬宗收族精神一看就符合标准,再加上他们还有各种刻得明明白白的戒规条文,比如什么《首士戒规六条》、《...
走进严家祠堂,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别致的建筑物,也不仅仅是祠堂内那些精美的雕刻,严家祠堂最大的特点是凝聚在这座祠堂里的精神,就是遍布于祠堂内的宗规家训,其中包括祀典严规、增美奖章、释回惩章、首士戒规,以及放生池外壁上所刻录的明代学士王士晋所撰的《宗规十六条》。刻于窗棂上的“孝悌忠信、礼义...
“严家祠堂” 又被称为“龙洞祠堂” 位于咸丰县唐崖镇大水坪村龙洞的“严家祠堂”,又被称为“龙洞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清光绪三年(1877年)修缮完工,总建筑面积736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主建的石工师傅名叫杨胜锡,木工师傅名叫徐登甲,两位师傅的名字和修建日期都十分清楚地刻在正殿主梁上。这是过...
位于湖北省咸丰县尖山大水坪。祠堂建于清光绪元年,占地面积736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四合院。主体建筑分门厅、亭台、正殿3部分。门厅3间,是族人笙乐聚会和就餐之所。正殿设严氏祖宗牌位座龛,上悬“敬宗收族”金字匾额,是祭祀之堂。殿左侧立族规、戒律、创建祠序石碑2块,字迹工整,雕工精湛。两旁穿枋照面有“千里...
严家祠堂简介 严家祠堂简介: 严家祠堂位于咸丰县城西北40公里的尖山乡大水坪村,总建筑面积736平方米。严家祠堂是由当地的严姓族人集资修建,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伐木兴工,光绪三年建成。 严家祠堂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主体分门厅、亭院、正堂三大部分。
严家祠堂正厅。李维君 摄 七老婆婆捐资建祠堂 位于咸丰县唐崖镇大水坪村的严家祠堂,距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10公里,是当地严氏家族的宗祠建筑。 从唐崖集镇到严家祠堂的公路虽然不是很宽,但完全由水泥浇筑,沿途古树参天,各种风格的吊脚楼不时从车窗向后隐退,几处陡坡和急弯,有惊无险。临近祠堂的地方有一空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