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佛调,又名严浮调,大约生于公元117-197年,简名严调,是临淮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盱眙)人士。入佛后,名子中间加以“佛”字,叫严佛调,以示其身份与佛有关。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严佛调有才无报国之门,深感苦恼。他从临淮郡辗转去了洛阳,在鸿濡寺结识了安息僧安世高。安世高欣赏他的博学多才,严佛调也受佛教思想...
据史书考证严佛调系:中国汉人出家第一人;中国翻译佛典第一人;中国修庙建寺第一人;中国自撰经书第一人;中国境外传道第一人。严佛调在下邳期间与下邳相笮融等人共同修建了我国佛教第一塔——九镜塔,并以此拓展为九镜禅寺,严佛调为该寺第一代住持。严佛调对佛教净土法门在中国的传承,坚持禅净双修之路,是一位后人...
严佛调和安玄合译的第一部佛教经典是《法镜经》,这部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很高的评价。这也使严佛调成为中国本土汉人翻译佛典的第一人。严佛调在佛学研究和助译中,不断提高对佛教经典的理解和体会,其颖悟程度相当深邃。安世高在中原讲经译经众多,但唯有《沙弥十慧》这部经书还没有解说就圆寂了,严佛调感到很遗憾...
严佛调,又名严浮调,东汉末年今安徽宿迁人士。这里也无须多做考证,知道他的故乡离长江流域不远,肯定深受长江文化影响即可。严佛调大约生活于公元117-197年,入佛后自己在中间加上一个“佛”字,以示其身份与佛相关。史载严佛调“绮年颖悟,敏而好学,信慧自然,遂出家修道。”据称他5岁便能吟咏《诗经》,有...
📍 在江苏徐州睢宁古邳镇宗善寺,有一段关于严佛调的传奇故事。严佛调,又称严浮调,是东汉末年下邳人,被誉为我国汉人出家的第一人、撰写经书的第一人、翻译佛典的第一人、修庙建寺的第一人,也是境外传道的第一人。📚 严佛调幼年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和勤奋好学的品质,因此选择了出家修道。据《开元释教录》卷...
今天就来介绍华夏首位和尚,严佛调的问世。 喜欢研究佛学的人应该知道,在《高僧传》里面就记载了我国古代汉朝时期,向世人宣传佛法的十七位和尚,但是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这十七位中却只有一位汉僧。那就是严佛调,他是最早出现早载籍的汉人和尚,他也被称为“严浮调”,在安徽人,后来去了洛阳,受佛学的英雄,再加上...
佛调不仅出家为僧,而且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佛教学者,从事佛典翻译和著述。当时有安息人安玄居士,于汉灵帝末年在洛阳经商,因有功被称为"骑都尉",与严佛调合作,译出《法镜经》。 严佛调作为华夏第一僧和第一位佛教学者兼佛典翻译家,过去虽无人为其立传,但谈汉代译经者,他却是首先要谈到的历史人物之一。
严佛调 严佛调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宗教学 ·中印文化交流 首页 /Yanfodiao/ 最后更新2024-12-13 浏览200次 东汉僧人,佛经翻译家。又称严浮调。生卒年不详。 英文名称 Yanfodiao 又称 严浮调 所属学科 宗教学
严佛调 摘自:佛学大词典 汉代僧。临淮(安徽盱眙)人。又称浮调、佛调。自幼玄思睿敏,博通能文,适遇安世高来华,敷扬佛法,传译梵典,师与安玄皆入其门,共译经典,前后成经多种,流传于世。后师渐通梵语,能自翻经,并深解禅法,乃自撰十慧章句一书,以阐禅旨,是为汉土注疏之始。其后,出家剃染,人称‘阿只梨...
安世高所译的“数”学,不仅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名相概念,而且是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这些教义的翻译,极大地促进了佛教在东土的传播。 在翻译的过程中,他的弟子们也都纷纷助译,著名的有严佛调、韩林、皮业等,严佛调为汉末下邳(今安徽宿迁)人,此地为楚王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