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探讨20世纪中国画的现代性出发,以东西艺术传统写实与抽象的交汇碰撞为主线,勾勒出一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沪粤两地画家得风气之先,沪上赵之谦、李端清、吴昌硕等文人金石派援书入画,“三任”等画匠临摹写实;南粤苏仁山近于表现主义。西化派留日高剑父、傅抱石提倡“新国画”,旅欧则以崇仰古典和文艺复兴艺术的徐悲...
《两种文化之间:近现代中国绘画》 作者: 方闻 译者: 赵佳 版本: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0年12月 中国艺术史的现当代研究 18世纪之前较早期的中国画遵循的是“衰退—演进”“成长—衰落—复兴”的循环发展模式。而到了19世纪至20世纪,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为实现现代化所作的长期努力却似乎威胁到了古代中国再现性...
《两种文化之间:近现代中国绘画》 作者: 方闻 译者: 赵佳 版本: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0年12月 中国艺术史的现当代研究 18世纪之前较早期的中国画遵循的是“衰退—演进”“成长—衰落—复兴”的循环发展模式。而到了19世纪至20世纪,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为实现现代化所作的长期努力却似乎威胁到了古代中国再现性...
他说,模拟再现和主观表达的双重强调始终是一对辩证的统一,它是中国艺术家赋予中国画现代性的根本抓手。艺术现代性的方式,又何尝不是一种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方式呢!这或许就是《两种文化之间:近现代中国绘画》的根本意义所在,美术史既是一种科学的图像结构分析,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人文对话。通过绘画,方闻在两种文...
《两种文化之间:近现代中国绘画》是这一系列中的最新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中国近现代绘画专著。方闻说这本书是他个人中国书画史研究的尾篇,也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心得的一次适时总结。该书英文版出版于2001年,那时方闻刚卸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职务。书中所述的近现代绘画以该馆藏品(来自安思远等藏家)为基础,...
有关现代中国画的研究为理解现代世界中跨文化影响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画与西方画根植于再现性绘画两种对立的传统。本书希望通过关注艺术作品中的视觉证据,并且将它们置入中国艺术史和比较文化价值的背景中,更好地理解处于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时期的重要现代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生涯。 两种文化之间(典藏版)的创...
《两种文化之间:近现代中国绘画》 作者: 方闻 译者: 赵佳 版本: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0年12月 中国艺术史的现当代研究 18世纪之前较早期的中国画遵循的是“衰退—演进”“成长—衰落—复兴”的循环发展模式。而到了19世纪至20世纪,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为实现现代化所作的长期努力却似乎威胁到了古代中国再现性...
两种文化之间:近现代中国绘画(典藏版) 方闻 著;赵佳 译 定价:138.00元 微店购书链接 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 1993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方闻先生的《心印》(李维琨译),这是方闻专著在国内的首次出版,在国内学界引起极大反响。时隔二十年后的2013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在方闻先生的信任和支持下,启动“方闻中国艺术史著...
著有《夏山图:永恒的山水》《心印》《中国艺术史九讲》《宋元绘画》和《中国书法:理论与历史》等专著。书名:两种文化之间:近现代中国绘画 作者 :方闻 方闻 著 赵佳 译 出版:上海书画出版社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有关现代中国画的研究为理解现代世界中跨文化影响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画与西方画根植于再现性绘画两种对立的传统。 图:新书实拍 通过考量近现代中国画家的生平和作品,作者指出:我们不仅发现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论辩议题,还揭示出了这样一个矛盾现象:即当众多中国艺术家正纷纷趋于欧洲写实主义时,欧洲艺术却在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