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核潜艇”是国之重器,震慑了敌人,保护了人民,维护了世界和平。 是毛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的眼光,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威胁,在我国经济还很困难时期,排除一切干扰,坚持上马“两弹一星”才使得我国能有长久的和平环境进行建设,成为了世界上有分量的大国。参加研制的所有科技人员,是在毛泽东...
理论研究设计的总负责人 “两弹之父”邓稼先 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英雄 绝大多数人 直到他去世前一个月 才第一次听说了他的名字 然而 有多少人真正明白 在他62年的生命轨迹中 活得究竟有多伟大 走得到底有多壮烈 两弹奖金 各10元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D [解析]: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两弹之父”。他曾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1967年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题目被人称为中国的“两弹之父”的是()。 A. 钱学森 B. 朱光亚 C. 钱三强 D. 邓稼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D 解析:邓稼先研究原子弹、氢弹,参与核武器的试验,在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称为“两弹元勋”。反馈 收藏
邓稼先,两弹一星之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和平和发展,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地奋斗和进步。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第一影视鱼 ...
”特殊的年月,总会有特殊的人物横空出世,被誉为“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的王淦昌,就称得上其中的一位:13岁结婚,刚入清华大学就当上父亲;抗战时期,随学校辗转西迁,遇空袭必定随身携带一克镭;赴朝鲜战场,所乘汽车曾引来敌机轰炸;48岁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上世纪20年代的一天,江苏常熟县支塘镇,13岁的...
——“两弹之父”朱光亚的故事 作者 信 真 40多年前我也是“追星族”的一员。党的十四大召开期间,我作为军区首长随员驻在京西宾馆。有幸和朱光亚住在一层楼上,找了个机会,请朱老为我在纪念封上签名,朱老微笑着接过信封,签上了他的大名:朱光亚。朱光亚赠作者信真的签名纪念封 朱光亚(1924~2011年),...
“两弹一星之父”这一称号,实际上是对邓稼先和钱学森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科研团队集体贡献的认可。这一称号强调的是一个团队的力量,而非个人的荣耀。它代表了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科技成就。邓稼先和钱学森的故事,是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上的光辉篇章。他们的贡献不仅体现在...
在病榻旁,杨振宁问邓稼先:“外界都传言你为国家研究两弹,只拿了10块钱奖金?”邓稼先笑着摇头回答:“不对,我拿了20块奖金,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这番话,让杨振宁陷入了沉默。邓稼先离世之后,杨振宁参加了他的葬礼,并见到了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两人聊起了邓稼先的过往,以及中国核武器发展的艰辛历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