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夜读,为大家带来的是作家马伯庸全新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史书中寥寥数言的记载,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在线阅读《两京十五日(全两册)》。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匆匆数句记载,谁才是真正的书写者?
第1章 序 今夜的金陵城,与往常不太一样。 起先是秦淮河畔的垂柳扑簌簌地抖动着细枝,随后雨花台上的五彩石子儿互相碰撞着,摩擦着,发出细碎的悲鸣声。与此同时,城北后湖黑乎乎的水面上,一圈圈涟漪无端浮现,轻轻冲撞起城墙与城墙另外一侧的钦天山;而在钦天山顶的北极阁中,那尊本该如北极星一样万世不移的铜铸...
两京十五日(全集)马伯庸 著 完本 小说 历史 47.53万字| 2.79万总推荐|20周推荐 免费试读加入书架 投推荐票 手机扫码读本书 支持多音色听书 订阅整本 正文卷·共33章 VIP 第1章 序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
两京十五日马伯庸这桩皇命,还得从朱瞻基的爷爷永乐皇帝说起。永乐十九年,永乐皇帝把大明京城从金陵迁至北平,从此大明有了两个国都——正都北京及留都南京。三年之后,永乐皇帝驾崩,庙号太宗。太子朱高炽即位,次年改元“洪熙”。洪熙皇帝一直想把国都迁回南京,不过兹事...
今天的夜读,为大家带来的是作家马伯庸全新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
读马伯庸的《两京十五日》,有一种荡气回肠、欲罢不能的吸引力和沉浸感。史书上记载:“五月庚辰,上不豫,玺书召太子还。五月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钦安殿。六月辛丑,太子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导龙出正阳门。”这短短五六十个字,马伯庸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和史学争议,写成了这部上下两...
继《长安十二时辰》后,马伯庸再出新作《两京十五日》新华网北京7月27日电(邢贺扬)从南京到北京,高铁需要3个多小时,飞机需要约2小时。如果在明朝初期,只有15天时间,如何完成这段旅程?在马伯庸2020年7月新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明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宝船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