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花灯的时候,华浅在花灯上写了两句诗:“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原句的意思是说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处 ,只能和两三棵松树为伴。一、“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仲溪午拿到这两句诗的时候红了眼眶,首先他将秦云招了回来,他说以后不必每五日给他写信提供...
**诗句解析:“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全诗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心随白云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两句并非原诗中的连续句子,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提炼...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首诗是李白十几岁时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李白曾自比大鹏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孜孜以求地不断探索,渴望着有一天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可是年轻人有梦想,...
古诗阅读。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注释】树深:树丛深处。青霭:青色的云气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注释】⑴青霭:青色的云气 ⑵倚:靠 【翻译】飞泉挂在远处的碧绿山峰,野竹浮现于...
1 借景抒情。《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愁倚两三松”这句话,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方式,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这种方法叫做借景抒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色中,更加生动地表达出来。2 对比抒情。诗人通常会通过对比来抒发情感,这种方法在表达孤寂和忧愁情感时也很常用。例如,将自己和周围的人或...
1 理解“愁倚两三松”的含义:愁倚是形容一种忧愁、悲叹的情绪,两三松指的是三棵松树或两棵松树。将其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在远离故土的时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 研究《登鹳雀楼》的背景和意义: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长诗,是一篇游记式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南京城及周边景色,表现了诗人壮游天下,...
专栏主人:两三松 被收藏数:23 收藏 空投月石 最新作品:《女***袭》 最近更新时间:2017-01-19 11:30:00 作者简介: 第一次尝试写文,希望大家喜欢,多提意见。 打算写一个传媒圈系列,三本。 [展开]【传媒圈】《记者遇上特种兵》 类型:原创-言情-近代现代-爱情-女主 发表时间:2015-10-25 10:37:44 ...
诗歌的颔联在写法上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及手法的能力。诗歌的颔联“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到了本诗的最后,李白写愁倚两三松。因为没有见到戴天山道士,李白内心里有些发愁。如果结合本诗前六句中李白的状态来看,这里的“愁”可能并不是情绪比较负面的那种忧愁,而是淡淡的,浅浅的一点情绪,甚至可能都没有走心,只是口头上的叹息。这也许是李白年轻时心态的体现,他本身并不是一个急性子的人,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