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一占地五千千米的路网属于整个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起于汉唐的两京长安/洛阳,止于中亚七河地区。该遗产所包含的33处遗产点包括了各个朝代和可汗王朝时期的古都、宫殿群、贸易居住点、佛教洞穴与寺庙、古道、驿站、关口、烽火台、长城、防御工事、...
丝绸之路 [ sī chóu zhī lù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ī chóu zhī lù ] 古代欧、亚间陆路运输的主要路线。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近反义词近义词 丰富多彩 栩栩如生 热搜成语 凶神恶煞 功亏一篑 否极泰来 囫囵吞枣 安然无恙 感同身受 ...
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两千年对话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大通道。界定时段始自公元前138年,中国使臣张骞从汉帝国首都长安出发,以拓展区域联盟合作、发展和巩固中国与中亚和波斯的贸易通道为最初目标出使西域的历史性事件。...
一、丝绸之路的起源 1.1 历史背景 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汉武帝即位,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政策。为了开辟与西域的贸易通道,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这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的出使不仅是为了寻找“月氏”部落的军事同盟,也是为了探索西域的商贸机会。1.2 地理起点 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最...
丝绸之路最早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陆上商路,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出使西域并再次拓展和延伸了丝路的范围,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其中汉武帝派遣的使节最远...
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上丝路,是指古代东西方海上贸易交通路线。这一概念由陆上丝路衍生而来,1913年由法国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其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中国迄今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出远洋船队驶往印度洋,开辟了南海—印度洋航线,标志着...
“传统丝绸之路”最早源于张骞出使西域 他分别于公元前138年 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司马迁在《史记》中 将张骞出使西域称为“张骞凿空” 张骞后来被誉为“东方的哥伦布” 某种意义上 这个比喻只有不及而绝无夸饰 西行路漫漫,许多细节已经无法考证 ...
2000多年后的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项目,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丝绸之路54个廊道中第一个成功申遗的项目。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
丝绸之路 跨越沙漠高山,远涉重洋大海 是古代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顾名思义,丝绸是丝路上当之无愧的主角 伴着商队的驼铃声,随着海风与波浪的吟唱 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纺织品 曾输向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等地 成为各古老文明间沟通交往的使者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恋情》中 出现了“赛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