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据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的8个模式历史模拟与典型浓度(RCP4.5)试验的结果,探讨了1980—1999年东海海表温度(SST)持续增加的原因,预估了未来东海SST对温室气体持续增加的响应。研究表明:这8个模式都能模拟东海在1980—1999年有显著的SST持续增暖现象,集合平均后这20年增暖的速率为2.25℃/100a。而在...
解析 A 17.C [解析]16.由图可知,冬季海水表层温度是:南部23℃以上,北部2℃以下;夏季海水表层温度是:南部29℃以上,北部24℃以下。同一季节渤海温度最低,东海温度最高,黄海居中;自北向南海水表层温度越来越高。即东海>黄海>渤海。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结果表明,利用M OD IS反演东海海域海表温度(SST)的最大误差为0.5 e,平均误差为0.23e,标准误差为0.29e,平均相对误差为1.0%。文章还对2004年3月、6月、9月和12月MOD IS反演的SST数据分别作124b E和29b30c N剖面分布分析,并选取2004年2~12月东海海域4个点进行海表温度月变化分析,结果与东海的实测海表...
利用MODIS获取的2002年7月-2007年12月卫星数据反演中国东海海域的海表温度(SST)和叶绿素a浓度信息,对东海海域的SST和叶绿素a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海海域的SST和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和季节变化特征.在年际间,不同海区的SST和叶绿素a浓度均呈周期性变化趋势.在空间上,SST呈现出由近岸向外海...
文章编号:1000-9957(2009)02-0151-06 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东海海表温度、 叶绿素a浓度年际变化的研究 沙慧敏 1、2 ,李小恕 1 ,杨文波 1 ,李继龙 1 (1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试验室,北京100039; 2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利用MODIS获取的2002年7月...
1985—2005年东海海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根据东海沿岸引水船,嵊山,大陈,南麂,北礵,平潭,厦门和东山8个海洋观测站的40 a表层海水温度(SST)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海沿岸SST主要受制于太阳辐射,呈南高北低分布,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的影响;SST的年变化具有显著的年周期和半年周期;东海沿岸SST存在多种显著周期的...
东海沿岸的 SST 总体呈 上 升趋势,其 中冬季上升幅度最 大, 暖冬是 SST l引言海温研究一直是一门海洋领域的传统学科. 而对表层海水温度( SST) 的研究又是海温研究中的重点 ,且常常被其他学科研究选为决定性因子之一 ,因而 ,SST随着社会 的发展 ,人们对海洋资源 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多,而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
摘要: 本文利用EOF分析方法,分析了东海26.5°N~33.5°N,122.5°E~129.5°E范围内自1984-2003年的年平均海表温度,结果显示出代表厄尔尼诺和黑潮、对马暖流、伸入黄海的高盐暖水舌的各种空间模态和时间演变情况. 暂无资源 收藏 引用 分享 推荐文章 印度洋-南海海域海表风场的时空分布特征 印度洋 南海 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