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0.4厘米 【出土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 【收藏地】: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玉色】:青玉质,晶莹温润,局部带褐色沁泽 【特征】:主体呈璧形,上面出廓,东汉时期典型出廓璧形态。通体透雕,出廓部分透雕仰身凤鸟,璧面透雕一对相背游动的螭龙,廓内外透雕“宜子孙”三字,构思奇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兴旺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景。而东汉时期的“宜子孙”玉璧,正是这一愿景的具象化体现。这件珍贵的玉器,不仅凝聚了古人的匠心独运,更承载了他们对家族繁荣的深深期许。玉,自古被视为天地精华,被赋予诸多神奇的功能,从而衍生出多样化的玉器制品。其中,玉璧是中国古玉文化核心,历经5000多年...
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在青州谭坊慎马家家子出土了一件珍贵的文物——“宜子孙”玉璧。这件玉璧现在珍藏在青州博物馆,是该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它的材质是上等的和田玉,雕刻精湛,寓意深远,代表着子孙繁衍、家庭和睦的美好愿望。🔍 文物欣赏: 这件玉璧的设计真是匠心独运,玉匠巧妙利用了玉质上的云状...
一天一荐|东汉“宜子孙”玉璧 东汉“宜子孙”玉璧东汉“宜子孙”玉璧,通高20.8、直径15.5厘米。1982 年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东汉墓出土,白玉质,间有墨色,玉质温润,玉材罕见。圆形,出廓。璧肉内区饰158个乳丁,外区饰蟠螭纹。出廓上方镂雕双龙纽,纽中央透雕篆书“宜子孙”三字,乃“子子孙孙宜室宜家...
东汉宜子孙螭凤纹出廓玉璧 此展品为东汉时期的玉器,玉璧质地晶莹温润,双面琢镂成器,为佩玉。现收藏于扬州博物馆。文物介绍 玉璧质地晶莹温润,双面琢镂成器,为佩玉。廓外附琢一凤,凤腹下隐刻“宜”字,璧廓内琢双螭,体态矫健灵动,首尾相联处分镂“子”、“孙”二字,寓有祥龙瑞凤宜子孙之意。
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宜子孙”玉璧 深度剖析博物馆馆藏重器东汉“宜子孙”玉璧,了解他的时代特征、工艺特征、纹饰特征、材质、皮壳等你一定会有所获#古玉鉴定 #让文物抖起来 #古玉学习园地 #让文物抖起来 #古玉收藏 - 大金于20240727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4万个喜欢
《东汉“宜子孙”玉璧》 分类:探索 集数:1集 导演: 简介:本期节目为您介绍一件中国东汉时期的宜子孙玉壁,通高20.8厘米,直径15.5厘米,内径2.6厘米,用上等的新疆和田玉雕琢而成,雕刻有夔龙纹和乳丁纹,是中国汉代玉器的佳品。 立即观看 剧集列表 分集剧情...
这件玉璧于1982年在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东汉墓中出土,其雕工之精湛、玉质之温润,无疑是中国汉代玉器中的瑰宝。🌿 这块玉璧由一整块上等新疆和田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间有墨色,显得格外珍贵。上方出廓部分中央透雕着“宜子孙”三个字,寄托着对子孙后代“子子孙孙 宜室宜家”的美好祝愿。
青州博物馆东汉宜子孙玉璧。✨介绍: 1️⃣玉璧情况:玉璧比较大、比较完整,雕工比较精湛。 2️⃣雕刻情况:玉璧上方雕刻着“宜子孙”三个字,寄托了对家族后世的美好祝愿。 3️⃣玉璧用途:主要用来辟邪。 #汉代 #玉璧 #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