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600118 SH),是专业从事小卫星研制及卫星应用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的产业化集团公司,形成了航天东方红...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潘厚任教授1990年12月撰文回忆:尽管在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关键时刻遭遇“文革”,“但还是按照1965年论证会上确定的发射时间,及‘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的主要目标上天了。没有类似上面所举的千千万万的动人事例,没有全国各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以及周总理的亲...
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22位曾在海淀生活、工作。11月18日,在“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开展,带人们一起在海淀“追星”。“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就设在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5号厂房。进入厂房,绕过一面浮雕墙,迎面的“东风一号”火箭的大幅海报,头顶是“东方红一...
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它的设立背景是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了太空。从此,中国人开启了探索宇宙奥秘,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征程,中国航天事业的序幕就此拉开。 ●1970年4...
截至2002年年底,共有6颗“东方红”号通信卫星定点于不同经度的赤道上空。“东方红”2号卫星是中国第一代通信卫星,用于电话、电报、电视和广播信号的转发和传输。1984年1月29日,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的第一颗“东方红”2号卫星,由于运载火箭第三级推进系统出现故障发射失败。1984年4月8日发射的第二颗“...
东方红三号卫星是中国第一代采用三轴稳定技术的同步卫星,主要用于电视传输、电话、电报、传真、广播和数据传输等业务。卫星上有24路C频段转发器,其中6路为中功率转发器;其它18路为低功率转发器。服务区域包括:中国大陆、海南、台湾及近海岛屿。在地影期间,全部转发器工作。卫星寿命末期输出功率≥1700W:卫星允许...
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02秒,承载着无数人的期盼,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准时起飞,20分钟后成功将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B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4月10日,星上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卫星进入准静止轨道。4月16日18时27分57秒,卫星成功定点于预定的东经125度赤道上空。长期主抓国防科技工业的张爱萍将军...
东方红五号(DFH-5)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一种大型桁架式地球同步轨道大型卫星公用平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东方红五号整星发射重量8000kg,有效载荷承载能力达到1500kg,载荷功率18kW,具备120路以上转发器和14副天线的布局能力。它具有“高承载、高功率、高散热、高控制精度”等特点,可全面满足2030年前...
4月1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呈送了《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方案报告》,提出了拟于1970年至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建议。5月初,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了这一报告。 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竖立在发射塔架上 因为这个任务是1月份正式提出建议的,因此代号定为“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