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字是一种罕见的民族文字,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藏区、纳西地区等。它是一种象形文字,被认为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最早的一种。东巴文是多音节语言的书写方式,在形状上比较复杂,结构严谨,它的发展过程也颇为有趣。以下将从其起源、发展以及现状三个方面对东巴文字进行探讨。一、起源与...
东巴文作为一种表意文字,虽然来源于远古时期,但很多东巴文字不需要学习就能理解一二,只需“看图识字”即可。如洗头就是一个人把头发放进水盆里,旁边还有一个装水的瓶子,可谓易懂有趣。其文字形态反映了人类文字从表形图画过渡到表意、表音文字的完整过程,沿用至今成为人类唯一仍保存和使用着的完整象形文字系统。
东巴文,即纳西象形文字,纳西语称"司究鲁究",直译爲"木迹石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爲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因这种文字大多只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爲"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 东巴文的基本特点,正如清代余庆远在《维西见闻录》中所道:...
东巴文字是一种由纳西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在国内学术界常被称为东巴文、东巴象形文或“纳西象形文”,而在国外则多被称为“纳西象形文”。这种文字非常有趣,充满了丰富的图案和象征意义。💑 东巴文字中的一些图案,如“世情缘天”、“赐”、“良”、“缘”、“同”、“相爱”、“永”、“亲”、“相”、“结...
🌟 东巴文,源自中国西藏东部和云南省北部的纳西族,是一种兼具表意和表音的图画象形文字。它的文字形态非常原始,展现了文字起源的早期阶段,但令人惊叹的是,它们能够完整地记录典籍。📚 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东巴经》,这部典籍不仅是宗教经典,也是一部百科全书。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因此得名东...
东巴文字起源于纳西族的原始宗教——东巴教,由东巴(祭司)创造并传承至今。据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东巴文字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以前,甚至更早的时期。它最初用于记录东巴经书、祭祀仪式、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是纳西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文字特点 象形性:东巴文字以图画为基础,具有很强的象形性...
东巴文字的历史沿革:东巴文,即纳西象形文字,纳西语称"司究鲁究",直译为"木迹石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因这种文字大多只有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东巴文创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
东巴文是纳西族从古至今使用的文字,纳西族分布于西藏的东部与云南的北部,当地语言把东巴文称为“司究鲁究”,意为写在木头与石头上的印记,也有人将其理解为用木头和石头刻画下来,看到什么就画下什么,这恰好揭露了其作为象形文字的原始本质。东巴文 东巴文的文字结构甚至比甲骨文还要原始,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意味...
东巴文,这种源自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纳西族使用的文字,真的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图画象形文字。它不仅表意,还表音,文字形态非常原始,简直就是文字起源的活化石。虽然看起来很古老,但它却能完整地记录下纳西族的典藏文化。东巴文最早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东巴经》,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这种文字是由东巴(智者)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