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山:这个地方位于现在的山东省,是周公打败奄后,驻扎军队的地方。 2慆(tāo)慆:久。 3士:通“事”。行枚:是指军队行军时,兵士们嘴里咬着的竹棍,用来防止发出声音。 4蜎(yuān)蜎:是形容虫子幼小时候蜷缩的样子。蠋(zhú):指的是一种野生的蚕。
一、原文节选 《东山》共四章,以下为第一章及部分节选: 原文: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后文省略重复部分及后续章节) 二、翻译对照 白话译文: 我出征...
东山 [先秦] 诗经 《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一章言其完也,二章言其思也,三章言其室家之望女也,四章乐男女之得及时也。君子之于人,序其情而闵其劳,所以说也。说以使民,民忘其死,其唯《东山》乎。
东山〔先秦〕 诗经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
诗经·豳风——《东山》这种担心既表现敢他的渴望又反映了对战争造成的阻隔的担心因此东山在表现征夫对家人的思念之外又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 诗经·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
“东山”指的是所征之地。“慆慆”指的是时间很久。士兵在“零雨其濛”中归乡,可以说是“以哀景写乐”。如果说前四句表达了思乡心切,那么后面的句子就是归乡途中的叙述。“行枚”指的是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这两句通过服装以及习惯的改变,点明这是一个解甲归田...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四章) 诗经名物图解:蠋 诗经名物图解:桑 诗经名物图解:括楼(果裸) 诗经名物图解:王瓜(果裸) 诗经名物图解:伊威 ...
156诗经·国风·豳风·东山 译、解、颂:一路迤逦 我出征奔向东山,岁月悠悠难以回返。等到终于从东山起程,烟雨蒙蒙如泣如怨。即将踏上回家的路,心向西方无限悲伤。做一件普通的衣裳,再不用衔枚疾走的行装。曾经我们就像那爬行的野蚕,密密层层聚集桑野。我蜷缩成孤独的一团,睡在战车的下面。我出征奔向东山,...
1、东山:诗中军士远戍之地。相传本诗和周公伐奄有关,东山当在奄国(今山东省曲阜县境)境内。 2、慆慆:一作“滔滔”,久。 3、零雨:徐雨,小雨。濛:微雨貌。 4、悲:思念。(《汉书·高帝纪》“游子悲故乡”的“悲”字和这里相同。) 5、裳衣:言下裳和上衣。古代男子衣服上衣下裳,但戎服不分衣裳。
《诗经·东山》是一首描述远征战士归家所见所感的诗篇,充满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下是对《诗经·东山》的详细解读: 一、总体概述 《诗经·东山》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绘了战士从东山归来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诗篇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