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大学孙筱琪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高安全性的微量胶质添加剂策略。含量仅为0.1 wt%的刺槐豆胶(LBG)加入电解液后,能够吸附在锌片表面,进入Zn2+溶剂化壳,并优化界面氢键网络,有效的改善了锌电池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该文章发表在能...
针对上述挑战,东北大学孙筱琪教授课题组深入研究了有机电极材料的设计,利用一个苯环连接三个BQ构建扩展分子骨架非平面有机正极材料Ph-tri-BQ,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在Ph-tri-BQ分子中,三个BQ环共用一个苯环桥连基团,因此每...
近日,东北大学孙筱琪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题为“A semi-conductive organic cathode material enabled by extended conjugation for 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 batteries”的研究文章。该文章提出一种以哌嗪环连接两个取代醌构成的新型醌类有机小分子半导体材料(TDT),TDT分子共轭程度...
孙筱琪,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类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2012年获厦门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士学位,2017年5月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学位(导师:Linda F. Nazar教授),2017年5-12月在加拿大...
近日,东北大学孙筱琪教授课题组通过在Zn(OAc)2电解液里引入具有双媒介作用的三甲基苯基碘化铵(Me3PhN+I-)添加剂,导向了硫正极在水系锌电池中通过有液相参与的反应路径储能,提升动力学性能。在放电过程中,Me3PhN+作为溶解媒介诱导硫正极...
近日,东北大学孙筱琪教授课题组通过在KOH碱性电解液中引入Br-络合剂,实现了在锌负极上发生高度可逆的固-液转换储能反应。在放电过程中,Zn被氧化为可溶的Zn-Br络离子,而非生成Zn(OH)42-。因此,在含KBr的碱性电解液中,Zn经历了金属锌和可...
东北大学孙筱琪课题组ACS Energy Letters:引起水系锌电池中磷酸氧钒正极电位衰减的过渡金属迁移机制的发现及其修复 【研究背景】 得益于水系电解液的高安全性以及锌元素的高储量,水系锌电池成为了颇具潜力的新型储能系统。但是,水系锌电池电...
针对上述挑战,东北大学孙筱琪教授课题组深入研究了有机电极材料,发现利用哌嗪环连接两个取代醌构成的共轭半导体有机正极材料2,3,7,8-四胺基-5,10-二氢吩嗪-1,4,6,9-醌(TDT)具有良好的电子电导率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近日,东北大学孙筱琪教授、刘晓霞教授课题报道了一种用于ZnSO4电解液中的界面稳定剂:2,3,4,5-四氢噻吩-1,1-二氧化物(TD)。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证实了TD分子吸附在Zn表面,抑制了Zn金属在弱酸性电解液中的自发化学腐蚀,保证了电极表面的...
通讯作者:孙筱琪* 单位:东北大学 【研究背景】 二氧化锰正极具有容量大、电位高、合成路线成熟等优点,可充电水系锌-二氧化锰(Zn-MnO2)电池是很有潜力的储能体系。但是,二氧化锰正极放电时易生成可溶于电解液的Mn2+,进而引起活性材料流失和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