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下冯遗址,位于夏县城北约17公里的东下冯村。此地东倚中条山,北枕鸣条冈,在山麓下的平原地带。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属于东下冯遗址的西区,在村北青龙河南岸的台地上。沿河两岸尚有西阴村、崔家河和堆掌等遗址,包括着仰韶、龙山、夏、商、周各个时代的文化遗存。这一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着良好的地理环...
据常晓雅介绍,东下冯遗址是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正处在文献记载的夏墟范围,大致年代也在那个时代。考古学文化命名有以首次发现典型遗址的小地名命名的原则。当年,考古学家在豫西进行夏墟考察时,在河南洛阳发现二里头遗址,至此拉开了探索夏文化的序幕。随后,人们便将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
地址:夏县县城北约15公里的东下冯村 类别:古遗址 公布时间及批次:2001年(第五批)#运城国保# 东下冯遗址位于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东部、北部。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600米,分布面积约为9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4米,1974-1979年发掘,清理遗迹有灰坑、房址、墓葬和城址等,出土有陶器、石器和骨器等。属...
首先,东下冯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相比,二者存在某种文化共性,由于东下冯遗址没有呈现二里头遗址那样的恢弘宫殿、高等级墓葬和青铜礼器,所以,晋南的东下冯遗址对于豫西的二里头遗址而言,只有两种可能:夏人起源的故地,或夏朝灭亡前的逃难地。 其次,二里头遗址没有发现任何暴力冲突痕迹,它的衰落,是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逐渐控制了...
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的中条山下,青龙河畔,有一片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土地——东下冯遗址。这里曾经是4000年前夏代的先民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缔造夏文化的地方。自从河南二里头文化经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为夏文化以后,作为我省的夏县东下冯遗址,多年来已被学术界公认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从而使我们名正言顺地说,...
陶寺遗址晚期已经进入夏朝纪年,目前一般认为山西陶寺集团是被陕北的石峁集团所灭,时间上与大禹建立夏朝的时间相对应,此时二里头还是一片无人居住的空地。石峁遗址的碳十四测年则贯穿了整个夏朝纪年,直到3500年前才被完全废弃,此时已经是商代早期。二里头遗址在夏朝纪年内的时间只有一百多年,而且遗址周边包括东下冯文化、...
该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华夏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崔俊俊称,东渠遗址所发现的遗迹与遗物特征,均与夏县东下冯、襄汾大柴遗址等晋南所见的夏时期遗存有极强的一致性,应属典型的东下冯文化,是近年来晋南地区少有的夏时期考古新发现,是继东下冯遗址、古城南关遗址之后发掘面积最大的夏时期遗址。发现大量的遗迹、遗...
所以结合史料,将下七垣文化认定为夏朝考古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才是对的。由于下七垣文化源自东下冯文化,所以下七垣文化应该是夏朝西河都文化,殷人也曾经在西河都文化圈生活过。 关于夏桀与成汤的决战在晋南,东下冯遗址可以找到考古证据 东下冯文化一期至四期,与二里头文化基本一致或同步。
关于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晚期”遗存的讨论 《中原文物》 1985年04期 隋裕仁 -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有关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东下冯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正式发掘,工作的主要收获已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①(以下简称《遗址》)一文上做了报导该资料的发表不仅扩大了我们对晋南地区龙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