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谈:cónɡ tán1.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文章合成的书。笔记杂着多取此名。笔记杂着多取此名。如唐冯翊有《桂苑丛谈》,宋蔡绦有《铁围山丛谈》,清徐釚有《词苑丛谈》。 2.杂谈。相关词语:词苑丛谈 :cí yuàn cónɡ tán词话。清代徐?fe42?撰。十二卷。分体制、音韵等七门,辑录词人的事迹及有关掌故,材料...
丛谈含义解释 丛谈[ cóng tán ] ⒈ 若干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文字合成的文章或书(多用做篇名或书名) 例词苑丛谈。 英essay or book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parts that are same or similar in nature; 什么是丛谈引证解释 ⒈ 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文章合成的书。笔记杂著多取此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丛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丛”指的是众多的、集中的,而“谈”则表示交谈或讨论。因此,丛谈的基本含义是指众人聚集在一起进行交谈或讨论。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群中讨论热烈、声音嘈杂的场景。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丛谈可以用于形容各种场景,例如学术会议、政治集会...
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2024年春季卷“佳作丛谈”如期而至!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入选作品,国图少儿馆特别开设此栏目。在这里,我们将通过馆员的书评、出版编辑的导读以及作者的创作心得等多种形式,带领小读者们一同探索每一部佳作背后的故事。 今...
丛谈,有二义。一是指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文章合在一起编成的书。如唐·冯翊的《桂苑丛谈》,宋·蔡絛的《铁围山丛谈》、清·徐釚的《词苑丛谈》等。二是指杂谈、杂说,意为:拉杂地谈论;怪诞、鄙俗之语。如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裴松之之注《三国》也,刘孝标之注《世说》也,偏...
《中国文化丛谈》:钱穆系统论述中国文化的重磅之作 南方网讯 近日,博集天卷与岳麓书社联合出版发行新书——《中国文化丛谈》,本书直面中国文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历史问题,反思中国文化的得与失,总结出独属于中国式的文化经验。中国文化重内在、讲传承、能变通,特别是在面对西方文化时,尤其要坚定自己的理念和...
业务丛谈丨增强纪检监察与审计监督联动耦合力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审计机关协调配合,用好审计监督成果。实践中,山东省纪委监委出台《关于建立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的意见》,要求在借助审计监督开展审查调查过程中,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研究部署、协调...
2月8日,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2023年春季卷终于和大家见面啦!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入选作品,国图少儿馆特开设了“佳作丛谈”栏目,通过馆员书评、出版编辑导读和作者访谈等多种形式,带领小读者们一起解读每一部佳作背后的故事。 今天,“...
中国文化丛谈的创作者· ··· 钱穆作者 作者简介· ··· 钱穆(1895—1990)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曾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移居台北,于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其一生著述丰富,学识博达,被誉为“一代通儒”,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业务丛谈|提升“室组地”联合办案效能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树牢一盘棋思想,发挥系统优势,健全“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在“室组地”联合办案实践中,“室组地”三方要明确职责任务、目标要求、协作方式,通过统筹调度使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