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江山如此多娇# 东海名胜——丛石亭 丛石亭位于通川郡邑海岸,因具有绝壁和奇妙的岩石,自古以来被称为关东八景之一,我国出名的海岸名胜地。 沿着海岸成排的有棱角的石柱,使海岸风景更放异彩。根据其石柱...
此诗描写了丛石亭的奇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诗中既有对丛石亭形态的描写,也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引用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复制 作者安锡儆(1718-1774),韩语:안석경,字淑华,号完阳、霅桥。本贯顺兴。李氏朝鲜后期学者。英祖二十八年(1752)以前一直随父亲辗转于不同的官职驻地...
此诗描写了丛石亭的壮丽景色,赞美了其雄伟和坚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丛石亭的雄伟壮丽和历经沧桑依然屹立不倒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坚韧不拔、独立不屈的精神。引用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复制 www.haoshici.com李最中(1715-1784),韩语:이최중,字仁夫,号韦庵,谥号文贞...
编号:SH0128 名称:当代金明星丛石亭朝鲜画 质地:纸 来源:征集购买
此诗描写了丛石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语言清新,意境开阔。引用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复制 作者文敬仝(1457-1521),韩语:문경동,字钦之,号沧溪。本贯安东。李氏朝鲜中期文臣,曾参与《燕山君日记》的编纂。嗜酒,喜读书,善于写作。著有《沧溪集》。—— 《丛...
这篇作品描写了诗人游览丛石亭所见到的奇特石头。诗人将石头比作水晶、龟背、海鳌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头的形态和特点,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神奇景象的惊叹。全诗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引用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复制 作者柳徽文(1773-1832),韩语:유휘문,字公晦,号好古窝。本贯全州。李氏朝鲜晚期...
此诗描写了丛石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丛石亭的赞美。诗人将丛石亭与秦始皇联系起来,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丛石亭历经沧桑,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一种坚韧的精神。 引用 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 复制 作者赵远期(1630-1680),韩语:조원기,字勉卿,号九峯。本贯林川。李氏朝鲜后期文臣。
丛石亭二首 其一清 • 姜浚钦(朝鲜) 收藏 • 竖排天作金刚不尽奇,海滨丛石更参差。六棱整直围屏障,千仞争高竦戟枝。水底较多波上见,船中却胜岸头时。凭君愿作桥梁渡,亲见扶桑浴日池。明 清 中华民国 姜浚钦(朝鲜) 同期作者 历史视角
此诗赞美了丛石亭的雄伟壮丽,诗人想象是神工鬼斧开凿而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丛石亭的鬼斧神工,以及建造过程的艰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引用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复制 作者尹弘圭(1760-1826),韩语:윤홍규,字毅甫,号陶溪,别号斗基,又被誉为“关西夫子”。本贯坡平。李氏朝鲜后期文臣。
这篇作品描绘了丛石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写银海高山和丛石,展现了丛石亭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引用 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 作者 吴道一(1645-1703),韩语:오도일,字惯之,号西坡,本惯海州。李氏朝鲜后期文臣、学者,文采斐然,为“东人三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