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业障深重的第一个特征其实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有永恒不灭的灵魂,二是认为人死后便什么都没有了。其次,凡是今生信受奉行一些莫名其妙的戒律、教条、观念的人,都是业障深重的原因。比如,有人认为吃素是修行,不杀生是慈悲;有的人认为苦行、三步一拜是忏悔业障;有人认为烫戒疤、苦行等能消除业障;有...
现代心理学发现,长期抱怨会降低前额叶皮层的活跃度,使人丧失解决问题的行动力——这与佛家“嗔恚障慧”的警示不谋而合。真正的业障不在外境,而在面对逆缘时不断强化的受害者心态。二、执着成茧,困死生机 执着于情爱者,感情破裂便觉天崩地裂;沉迷物质者,财物损失犹如剜心割肉。这种“抓取”的习性,恰似《百...
第一个特征:愚昧无知,不信因果。业障深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愚痴,愚痴的程度越重,就代表了这个人的业障越重,因为业障深重,所以没有智慧,所以不相信因果报应,经常作恶多端。第二个特征:没有慈悲心。因为一个人的业障深重,所以障碍了他的慈悲心,如果一个人能够慈悲待人,就说明这个人的业障很浅,若是...
其一,心神不定。老话说得好,平日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敲门声。业障归根结底, 是因为内心的不清净,毕竟一切法由心想生。故而业障极重之人,往往心神不定,感觉身边烦恼丛生,麻烦不断,却又找不到问题所在。其二,忘失正念。所谓“正念”,意指佛门八正道之一,它是成就菩提佛果所必须的。举例来说明,净宗专修...
偏执、爱物都是欲望太重的表象,其本源都是“业障”太深。 每个人都无可避免七情六欲的烦恼,但聪明的人都明白:满足欲望的快乐只能维系一时,长久的幸福来源于无欲无求。 《易经》“颐卦”: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所谓的“口实”,即是管住嘴,...
一、内心散乱,执念太重 佛家言: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人最苦的就是大脑,走不出自我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人这一生最大的贵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人生的许多烦恼痛苦其实都是庸人自扰、自找苦吃。许多人感觉生活很痛苦,诸事不顺,就想着到寺院烧香拜佛,可是如果你自己内心不释然、不放下,你...
一、爱发脾气,嗔心重 佛教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这三种东西是影响我们开悟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我们个人痛苦以及整个社会苦难的根本原因。而业障重的其中一种表现就是嗔心过重,经常发脾气。嗔心源自与人们心中的烦恼,表现出来就是易怒、易暴,严重的会经常出口伤人、伸手打人。嗔心是一种伤害性极强的...
“业障”深重之人,身上会有这4大征兆,要小心!一、“邪淫”心重 佛家讲“万恶淫为首”,邪淫者,地狱重报。《楞严经》曰: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若不断淫,必落魔道。一个人如果戒除不了邪淫心,是无法出离六道轮回的,苦海无边、不得解脱。如果淫心太重,是要堕入恶道受极苦的。佛教并非禁欲,夫妻正常...
能量不足时,他们就会来捣乱,让人神志不清。所以当我们自身能量不足时,就很难支撑起这个身体,常常感觉身体很重。 业障在身体上的反应 1、《黄帝内经》上说,所有疾病都是先有虚而后有实。 虚包括冤亲债主讨债,邪灵干扰,各种附体,而后会在人体形成各种疾病,如糖尿病、感冒...
不过,假如人的业障重,那么想止息狂心,并非易事。业障重的人,平日里心浮气躁,心不能专注,而进入佛堂打坐、念佛时,又会妄念纷飞,意念如同脱缰野马,不受控制。故而,妄念即业障,也可以说妄念纷飞,就是业障深重的表现之一。比如念佛时,执著于瑞相,佛号成了顺嘴溜。这样越念心越散乱、越怀疑,甚至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