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条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而延误专利法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的,自障碍消除之日起2个月内且自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请求恢复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因其他正当理由延误专利法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
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当时的威尼斯共和国,它于1474年3月19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该国对他的扬水灌溉机发明取得了20年的专利权。但是,威尼斯的这部专利法内容相当简单和粗糙,而且带有封建特权色彩,与现代专利法不能相比,只能被认为是萌芽阶段专利法的雏形……英国于1624年颁布...
2023年12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微信公众号连续发表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规定(2023);专利审查指南(2023);关于专利权期限补偿和专利开放许可相关行政复议事项的公告;关于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审查业务处理过渡办法的公告;《关于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及...
第一部分:专利法概述 基本概念 专利定义与类型 历史发展 中外专利制度演变 法律原则 专利法基本准则 国际体系 全球专利协定 专利法的定义与目的 专利法定义 规范发明创造专有权的法律 技术创新保护专门法规 促进发展 鼓励科技创新活动 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立法目的 保护发明人合法权益 促进技术成果应用 专利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七十二条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妨碍其实现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责令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作出一定行为的措施。 第七十三条 为了制止专利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
专利权的保护对象是指依法应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根据我国专利法第2条的规定,专利法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1、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以下简称专利法 ),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专利法 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以电子数据交换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以下统称电子形式),视为书面形式。 第三条 依照专利法 和本...
《专利法》第26条作为专利申请文件的关键条款,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撰写和审查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