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夫大人⑴者与⑵天地合其德⑶,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⑷合其序,与鬼⑸神⑹合其吉凶。先⑺天而天弗违,后⑻天而奉⑼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⑽乎? 况于鬼神乎? 【译】文言 天子或诸侯随从大自然以使行动不违背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随从太阳、月亮以使行动不违背光照规律;随从四时季节以使行动不违背四季次...
意思是:九五爻辞所讲的“大人”,他的德行与天地相配合,生成万物,他的光明与日月相配合,普照一切;他的政令与四季相配合,井然有序;他的赏罚与鬼神相配合,吉凶一致。他的行动先天而发,但上天不会背弃他。 出处:《周易·文言传·乾文言》 原文: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
1.这句话出自《周易》,原句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意思是说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先天...
“天地合其德”指的是人的行为应该与天地自然的德性相一致。天地的德性指的是其生长、养育万物,保持万物生长的特性。人应当效法天地,以仁爱、包容和公正的态度来对待万物,追求一种与天地和谐共处的境界。“日月合其明”是指人的行为应当与日月的运行规律相吻合。日月代表着阴阳两极,它们在白天和黑夜之间交替,给万...
在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之后,还需要“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即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使人体与自然相协调。如此才能“寿蔽天地”,从而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此外,中医养生学还强调了“因时制宜”的养生方法。根据不同的季节、时辰和体质特点,采取相应的养生...
与天地合其德,就算这一个标准,就已经很高很高了。与日月合其明?日明的明德;月明是阴德。日明张扬外显,光与热一起给与。月明,只有光,而去比较小,同时也不够热烈。不论日还是月,毕竟在不同的状态下给与不同的明,想想,我们人类的爱,有的时候,很热烈,有的时候,很冷静。而溺爱是什么呢?只有日明之爱,而没有...
《易经·文言》中提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 A. 特征 B. 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特征 C. 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 D. 注重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 相关知识点: ...
与天地合其德,指人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天地精神;与日月合其明,指人做事要光明磊落,知错能改;与四时合其序,指人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与鬼神合其吉凶,指人要有敬畏。与天地和谐就是人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天地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不做违逆天道的事。与天地和谐就是...
要理解“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出处。这四句话出自《周易·文言传·乾文言》。 关于“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出处《周易·文言传·乾...
1.这句话出自《周易》,原句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意思是说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