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盗泉(拼音:bù yǐn dào quán)是一则汉语成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尸佼《尸子》。“不饮盗泉”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含褒义。成语出处 (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战国·尸佼《尸子》)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不饮盗泉”。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年酷暑季节的某天...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是一句出自西晋诗人陆机《猛虎行》的诗文。字面上,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再口渴,也不饮用名为“盗泉”的水;即使再炎热,也不在有毒的或品质恶劣的树木下乘凉。这里的“盗泉”指的是一个古老的泉水,传说中喝了它的水会让人产生盗心...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释义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出自魏晋陆机的《猛虎行》 解释:口渴也不能饮盗泉水,热也不能在丑陋的树木下歇息。 赏析:此句以恶木、盗泉,比喻恶劣的政治环境,表明诗人志士处世,往往用心慎重,爱惜身名,因而渴了也不喝盗泉的水,热得难受也不竭于恶木阴下。
小提示:"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泉水:1.地下水的天然露头。2.《诗经》中作品。3.指从从地里涌出的水或者从涌泉流出来的溪流。4.中药名。 不息:不停止。不用呼吸。不灭。 盗泉:盗泉dàoquán泉水名称,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是一句诗文,出自陆机的《猛虎行》。【注释】(1)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传说有人喝了盗泉水就会起盗心。(2)恶木:有毒、有刺的树木。【译文】再渴也不喝盗泉的水,再热也不在有毒的树下乘凉。【评介】陆机是西晋时期诗人。他的《猛虎行》表现了他的雄心...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谚语,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出自《乐羊子妻》。注释 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见《礼记·...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这两句是诗的开头,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志士处世的慎重和清高。盗泉是一个水名,在今山东省境内。相传孔子经过盗泉,虽然很渴,但恶其名,不饮此水。恶木是指一种有毒的树木。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渴了也不喝盗泉的水,即使热了也不歇在恶木的阴下。寓意是志士不愿沾染恶劣...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晋·陆机《猛虎行》#乐府诗集##人间阅读...
“不饮盗泉水”出自唐代卢照邻的《赠益府群官》。“不饮盗泉水”全诗《赠益府群官》唐代 卢照邻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答言寒乡子,飘飖万馀里。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智者不我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