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第二十二章)(二)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
“不自见故明”的下一句是“不自是,故彰”。这句话进一步阐释了老子对于个人修养和处世哲学的看法。其中,“不自是”意味着不自以为是,不固执己见,这种态度能使人更加开放,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和观点,从而在人群中更加显著,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尊重。 “不自见故明”及其下一句的...
“不自见故明”之下一句乃“不自是,故彰”。此语出自吾之《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全文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言乃述个人修养与处世之道也。
“不自见,故明”见字通表现的现,自见就是自我表现。不自我表现,所以明亮。晦暗和明亮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从晦暗转化为明亮时,有道之人不需要自我表现,也就是不去人为地调高亮度,只需要按照规律做事,自然就会越来越明亮。“不自是,故彰”是字有赞同的意思,自是就是自己赞同自己,自我肯定。彰的意思...
【解说二】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这一句显是承接前六句说:因此,圣人是秉承下述原则而成为全天下人的首领的。——情注意: “执”本是抓住、拿着义,在这里自可译作“抱定”(有的版本就作“抱”。)这个“一”不是指代前面六句话所体...
2024-04-15 17:10:5503:1847 所属专辑:每日一句论经典——《道德经》篇 声音简介 老子这章以“道之不争”教人以德,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掌握效法的“一以贯之”的圣人之德就是要不争,就是要谦虚低调谨慎,保持自己的真朴,秀于中,慧于内,外蔽而内新,韬光养晦 ...
老子《道德经》上的一句话:“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是说: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这便是俗世中,为人处事中的禅意了...
不自见,故明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一日,尹喜在回顾老子在函谷关所讲之“道”,讲到了“无为”,讲到了“不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 - 紫气东来~开疆拓土于2021060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道德经的智慧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发一句对人生的经典感悟 发布于 2024-03-04 17:37・IP 属地山东 赞同2 分享收藏 写下你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发表第一个评论吧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