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不结盟运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铁托、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等提倡不结盟主义。后由埃及、南斯技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于1961年6月在开罗召开不结盟国家会议筹备会。会上提出参加会议的国家的条件是:实行在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援民族解放...
解析 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由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赫鲁、印尼总统苏加诺、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发起的,在南斯拉夫举行了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基本原则是反帝、反殖、反霸;独立、发展;和平、中立、不结盟。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改善南北关系,促进南南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松散国际组织,成立于1961年,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国等超级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并积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不结盟运动的名词解释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简称NAM)是一个具有独特性质和广泛...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具有独特性质和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背景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简称NAM)是一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松散国际组织,成立于1961年。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国等超级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并积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
不结盟运动 名词解释 不结盟运动是指一种国际关系战略,理念源自于1950年代的国际形势。不结盟运动的目标是维护成员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追求和平、合作和发展。该运动呼吁成员国摒弃冷战思维,避免加入任何军事或政治联盟,保持中立,并采取中立立场在国际事务中发表立场和谴责。不结盟运动成员国通常通过举办会议、...
不结盟运动名词解释 不结盟运动是指: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自成立以来,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
1.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61年9月,旨在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环境中维护成员国的独立性和主权。2. 该组织的成员主要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国际事务中代表着广泛的人口和利益。3. 成员国的外交政策通常遵循独立自主的原则,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
不结盟运动是指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与任何大国结盟政策的运动,又称“不结盟主义”。20世纪50年代起,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避免卷入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争端,纷纷宣布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形成了一种国际趋势。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成立于冷战时期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61年9月。该组织由许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组成,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占据联合国会员国近三分之二,代表世界约55%的人口,在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