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传输(OT,oblivious transfer)是一个密码学协议,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安全多方计算(SMPC,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它由 Rabin[1] 在1981 年提出。本文梳理总结了1981年到2013年之间,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发展脉络,并总结了关键技术。 一、Rabin 1981 提出 它是为了解决如下的问题而产生:Alice ...
不经意传输协议,是一种可保护隐私的双方通信协议、接受者的隐私不被发送者所知道,使通信双方以一种选择模糊化的方式传送消息。不经意传输协议,是一种可保护隐私的双方通信协议,能使通信双方以一种选择模糊化的方式传送消息。不经意传输协议是密码学的一个基本协议,他使得服务的接收方以不经意的方式得到服务...
1 out 2 oblivious transfer由 Shimon Even, Oded Goldreich, 和Abraham Lempel 在1985年提出,在这种形式的不经意传输模型中,Alice每次发两条信息(m1、m2)给Bob,Bob提供一个输入,并根据输入获得输出信息,在协议结束后,Bob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条信息(m1或者m2),而Alice并不知道Bob最终得到的是哪条。 1 out 2 1...
不经意传输(OT,oblivious transfer)是一个密码学协议,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安全多方计算(SMPC,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它由 Rabin 在1981 年提出。本文梳理总结了1981年到2013年之间,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发展脉络,并总结了关键技术。 一、Rabin 1981 提出 ...
第一种形式的不经意传输(oblivious transfer),最初是在1981由Michael O.Rabin提出,在这种不经意传输中,发送者Alice发送一条消息给接收着Bob,而Bob以1/2的概率接收到信息,在结束后Alice并不知道Bob是否接收到了信息,而Bob能确信地知道自己是否收到了信息。另一种更实用的不经意传输协议,被称为2选一不经...
不经意传输包括:1-out-of-2不经意传输、1-out-of-n不经意传输、m-out-of-n不经意传输。 1. Blum不经意传输 Blum不经意传输又称Rabin不经意传输,该协议中发送方以50%的概率传送一个秘密(整数n nn的因数分解)给接收者,接收者有50%的机会收到这个秘密,有50%的机会什么也没有收到。
不经意传输(oblivious transfer)是一个密码学协议,其核心是在消息发送者(Alice)从多个潜在消息中,仅向接收者(Bob)发送一条特定消息的情况下,Alice对发送哪条消息保持未知。这使得Bob在接收到消息后,知道Alice并未了解消息发送的选择。这个协议又被称为茫然传输协议。该概念最早在1981年由Michael ...
所谓的不经意传输协议,意思是通信双方在传输过程中不会知道对方接收了哪些数据。 不经意传输协议的设计原理基于多重加密和随机性。它使用的是单向函数和密码学哈希函数等数学工具,以确保信息只能在预定的接收者之间传播。 在典型的Oblivious Transfer Protocol中,通信双方分别是发送者(Sender)和接收者(Receiver)。发送...
介绍一个密码学中的概念:“不经意传输”(Oblivious Transfer,OT)。“不经意”一词是英语“oblivious”的翻译,字典里给这个词的解释是“遗忘的、不知道”的,其实这个意思更接近这个概念的本质。 “不经意传输”要解决这类问题:你需要给对方多条信息,但是你又必须确保对方只获得其中一条,但是对方又希望能够确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