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和尚碑》,全称《唐太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高8.35尺,宽4.18尺,共24行,满行48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对于研究佛教密宗传播,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碑由唐代严郢撰文,徐浩书写,建...
〔唐〕徐浩书《不空和尚碑》(局部) 严郢撰文,徐浩书丹(徐浩碑刻,世存三通,两碑在河南登封,一即此碑)。 原在长安城靖善坊大兴善寺,宋初移至文庙,后移藏西安碑林,现陈列于西安碑林第二室东侧,《金石萃编》《西安碑林全集》《西安碑林名碑书法艺术赏析》《西安碑林名碑鉴赏》等有著录。 不空和尚(705-774...
《不空和尚碑》为徐浩的楷书代表作品,其书法风格与颜真卿的书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根据史料记载,徐浩与颜真卿属于同时代书家,二者在年龄上相差6岁,有人对二者的书风进行评价,称“颜之雄毅、徐之韵度”。不过从整体来看,徐浩的书法影响力不如颜真卿的书法影响力更加的广泛。尤其是在现代人的印象当中,徐浩的书...
具中西方交流印记名碑《不空和尚碑》《不空和尚碑》全称为《唐太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是书法家徐浩79岁时所写。碑高八尺三寸五分,广四尺一寸八分,字共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八字。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对于研究佛教密宗传播,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都...
《不空和尚碑》,全称《唐太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高8.35尺,宽4.18尺,共24行,满行48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对于研究佛教密宗传播,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碑由唐代严郢撰文,徐浩书写,建...
唐代徐浩所书《不空和尚碑》,又名《广智三藏和尚碑》,额题隶书“唐大兴善寺大辩正广智三藏国师之碑”16字,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立于大兴善寺。 螭首龟趺,高305厘米,宽99厘米,厚30厘米。23行,满行48字,趺已残,碑身右上角及中部有断痕,字有...
徐浩《不空和尚碑》全称《唐太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唐严郢撰。唐建中二年建于长安。《金石萃编》载:碑高八尺三寸五分,广四尺一寸八分,字共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八字。徐浩写此碑时已八十岁(当年去世),结法老劲,圆熟端庄,少清逸之气。所传...
《不空和尚碑》 释文 ▼ 唐大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上柱国、冯翊县开国公严郢撰;银青光禄大夫、彭王傅、上柱国、会稽县开国公徐浩书。 和尚讳不空,西域人也,氏族不闻于中夏,故不书。玄宗烛知至道,特见高仰,讫肃宗、代宗三朝,皆为灌顶国师,以玄言德祥开右至尊...
李邕赞云:“徐季海书若春云之高,无梯可上,幽谷之深,无径可寻,开元以来无比者。”《不空和尚碑》唐严郢撰,徐浩书,唐建中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立,现在西安碑林。此碑为徐浩去世前一年所书,是为纪念印度高僧不空三藏的业绩而建立的。此碑书法点画沉着、厚重,结字稳健,略有拙味,骨力洞达。—版权声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