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不放逸品21-23》 【不放逸品21】无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无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译文】精进是涅槃之道,放逸使人趣向生死轮回;精进的人不死,放逸的人如行尸走肉。 【不放逸品22】智者深...
南传《法句经·不放逸品》精选 打坐 不放逸是不死道,放逸是死路;不放逸者不死,放逸者有如早已死去。 明了这道理,不放逸的智者乐于精进、乐于圣界。 他持续地修禅(止观),持恒者得以体验解脱:至上的涅盘。 (注:念有三种,即:与善心、果报心、唯作心相应的念,但绝不会有与不善心相应的念。不放逸即是指与...
佛告诉我们修行必须有不放逸的心和不放逸的行。所以佛说“无逸(就是没有放逸)不死门,放逸趋死路(就是趋于死路)。无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共同听佛的教诲,就是不放逸品。不放逸是趋于不死的门,不是说我们这个肉体不死,而真正指的是我们能够断烦恼,能够证得清净的法身,法身不会死的。如...
或谓若言我于此烦恼对治品应当贪著,深信倚任,于烦恼应执恶不舍斗争摧伏,即于能断对治法生著,于所断执恶不舍,亦是烦恼是所应断不尔。贪对治法,忿恨所断,现如是相之相似烦恼,是能摧烦恼之对治品,非所断类。本论后文又言应摧伏者,是所断已净,不须更以能断对治制伏故。 卯二任于何时悉应勉力勿随烦...
第四品:不放逸品 敬礼十方一切诸佛菩萨! 46、 烦恼敌为智慧眼断除, 驱离吾心能去向何处? 能居何处重返作危害? 惜乎我心懦弱乏精进。 47、 烦恼不住尘境中, 不住根识亦非中; 亦不住于它方中, 居何处中害众生? 48, 了知其实为虚幻, 断除心中所恐惧, ...
《法句经—不放逸品32》 乐不放逸比丘,或者惧见放逸,彼已邻近涅槃,必定不易堕落。 (释:精进的比库,唯恐放逸。所以不容易堕落,而趋近涅槃。) 【不放逸品第二竟】
【法义讨论】第四品不..【概念】不放逸:经常约束三门,使不放纵,不随顺烦恼正 知:经常观察三门,知道身心状态。强调觉察自心状态的能力。正 念:经常忆念善法,不忘失善法。强调自心安住善法的能力。【说明】凡夫无明厚重,受
第二品 不放逸品(一) 652024-02 6 第一品 双品 632024-02 7 《法句经故事集》导读(四) 542024-02 8 《法句经故事集》导读(三) 692024-02 9 《法句经故事集》导读(二) 432024-02 10 《法剧经》故事集导读(一) 922024-02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9486 道家逸品—《列子》 by:恒德有成 7.1万 道家逸...
所以,让我们时刻铭记不放逸的教诲,以认真、专注、坚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收获更多的美好和成就。 总之,通过这次爬山的经历,我对第四品中的不放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我知道,要做到不放逸并不容易,但我会努力去践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二一 無逸不死〔註02-01〕道,放逸趣死路。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註02-02〕。 二二 智者深知此〔註02-03〕,所行不放逸。不放逸得樂,喜悅於聖境〔註02-04〕。 二三 智者常堅忍,勇猛修禪定。解脫〔註02-05〕得安隱,證無上涅槃。 二四 奮勉常正念,淨行能克己,如法而生活,無逸善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