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意思:中冓的话,不可向外对人谈。出自作者[先秦]诗经的《墙有茨》 全文赏析 这首诗内容与《邶风·新台》相承接,主要意思是讽刺宣姜(齐女)不守妇道,和庶子通奸,其事丑不可言。诗以墙上长满蒺藜起兴,给人的感觉,卫公子顽与其父妻宣姜的私通,就像蒺藜一样痛刺着卫国的国体以及卫国人民...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译文 土墙上长的蒺藜草,千万不能够去打扫。家里拌嘴吵架的话,千万不要出门再闹。怎么能够出门再闹?说出去真让人讥笑。 土墙上长的...
它出自咱们古代的《诗经·鄘风·墙有茨》里,原文是“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这里的“中冓之言”,指的是夫妻间的私房话,也就是那些不宜对外人说的亲密话语。古人认为这些话是隐秘的、羞耻的,所以“不可道也...
意思是,传出这样丑陋的事(中冓之言),真不知道这些人内心是怎么想的(不可道也)。如果明白了这些内心想法(所可道也),说出来(言之)简直丢死人了(丑也)。这样的表达很容易理解,听说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一般人根本不懂那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送TA礼物 1楼2023-12-12 15:31回复 ...
文中,分别以墙有茨不可扫(打扫)、不可襄(攘:清除)、不可束(捆好以后清理干净),意思一步步加深 而从内室传出来的话呢,简直让人“不可道也”,无法对外人道。“不可详也”,“不能详细说”。“不可读也”,不能宣扬,因为,说来话难听,说来话长,说来都是耻辱。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 孔丘编订《诗经》 此条目已永久存储在区块链上 存证哈希:72a040cc46a7e3ba94c079518446c1f1680548e1c114a4ec1cc674d271de7273 数字摘要:a9f452f4a04d19a0824029cbfc0cf8e2c4c359d8c2142cb8253a50237ecd9c8d ...
中冓[1]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 中冓之言,不可详也。 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 中冓之言,不可读也。 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注释】: 茨:蒺藜 [1]:音够;中冓,宫中龌龊之事 襄:除去 ...
“不可道也”上一句是:“中冓之言”, 这是出自于 先秦 佚名 所著的《墙有茨》。 附《墙有茨》全文赏析 墙有茨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墙有茨, 不可扫也。 中冓之言, 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 言之丑也。 墙有茨, 不可襄也。 中冓之言, 不可详也。 所可详也, 言之长也。 墙有茨, 不可束也。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请解释“中冓之言,不可道也”的“道” A. 表示 B. 引导 C. 说 D. 经过,取道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C 反馈 收藏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周•无名氏《国风 · 鄘风 · 墙有茨》#诗经##古诗词##中国古代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