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02地面物体的属性对霜形成的影响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假如质量相同,其内部含有的热量也就相同...
【下霜】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下霜 繁体下霜 拼音 xià shuāng 怎么读 【下霜】是什么意思 降霜也。《淮南子·时则训》:「三月失政,九月不下霜。」;唐、贾岛〈送于中丞使回纥使册立〉诗:「调角寒城边色动,下霜秋碛雁行疏。」...
1. 下霜通常发生在气温较低的时期,具体在0度到4度之间。2. 霜的形成与气温、湿度和天气条件紧密相关,多出现在秋季或冬季的晴朗夜晚。3. 在晴朗的夜晚,地面散热迅速,导致近地面空气温度急剧下降。4. 当气温降至露点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地面附近的物体上凝结,形成霜。5. 气温在0度到4度...
下霜了发朋友圈的句子 1.霜降悄然而至,朋友圈里诗意盎然,记录这银装素裹的瞬间。2.下霜啦!大地换上新衣裳,我也来张自拍,应个景~📸 3.一夜醒来,窗外白茫茫,霜降的魔法,真奇妙✨ 4.秋意浓,霜已降,岁月静好,我与自然,共舞🍂 5.今日份惊喜:晨起见霜,心却暖,如初阳☀️ 6.霜降,不...
下霜通常发生在凌晨零点到三点之间,这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霜冻的形成通常需要气温低于零度,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凝华成冰晶,形成霜。值得注意的是,霜冻和下霜是不同的现象,霜冻是指地表温度低于零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在物体表面形成的冰晶,而气温低于零度并不一定意味着出现霜冻。霜冻的...
我是听一个东北人说的“下霜”。肯定是北方的说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1-25 16:36 回复 纲盼夏侯06 官大夫 6 挂霜和结霜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1-25 17:39 回复 HSS 右更 14 絕逼不是我們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1-25 20:17 收起回复 蒸发...
“碓”是过去稻区稻农家里常见的用木、石组合制成的捣米工具。谚语“霜降无霜,碓米无糠”的意思是想说,如果碰上霜降节气里不见下霜的年份,主来年年景不好,水稻的收成差,稻谷产的少,会让农家人用来捣米的碓里面连米糠都没有。过去民间还有更为直白的说法是,“霜降无霜,来年吃糠”。与“霜降无霜,碓...
10℃-20℃。下霜一般气温在10℃-20℃是因为当地表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时候,会下霜,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
下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的影响。霜冻害是低温引起的植物冻害,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作物内部的水分会被冻结成冰晶,导致细胞间隙中的水分结冰,细胞内原生质与液泡逐渐脱水和凝固,使细胞致死。此外,解冻时细胞间隙中的冰融化成水很快蒸发,原生质因失水使植物干死。 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取决于霜冻发生的季节、...
结论:下霜一般在凌晨的零点到三点之间,这是由于此时气温最为寒冷,地面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水蒸气凝华形成霜冻。当地表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霜冻现象就可能发生。霜冻现象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尤其是凌晨,零度以下的气温条件是下霜的必要条件。我国各地的霜冻时间有所不同,东北地区8月就能见到霜,而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