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西洋 选为正使 郑和成为下西洋的正使太监,有多重原因。郑和具备军事才能,并且得到朱棣的信任。在朱棣决策下西洋时,郑和正当壮年,身材魁伟,朱棣曾询问袁忠彻以郑和率军出使是否合适,袁忠彻认为合适。此外,郑和兼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背景,也被认为有利于其顺利完成下西洋的使命。第一次下西洋 1405年6...
郑和船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但拥有如此战力的船队却并没有到处攻伐。相反,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所做的事就是先通好,再通商。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满载着深受海外各国喜爱与欢迎的绞绢、纱罗、彩帛、锦绮、瓷器、药材、铁器、铜钱等物品到当时各国的沿海贸易港口城市。每到一地,他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皇帝...
文博时空: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可以媲美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的远航,而且比他们时间还早。杨斌:“郑和下西洋”为期近三十年的大航海事业,足迹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但这只是基于古代中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诸多群体开创的商贸圈,并没有新的航线,也没有到达新的陌生的地方。郑和下西洋,整合了...
郑和,名和,字仲明,是明朝初期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他以其卓越的航海成就和广泛的外交活动,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知的航海家之一。郑和的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这些航海活动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往,展示了明朝的国力和开放...
郑和下西洋之战,15世纪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明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海军将领郑和奉命通使西洋(指今苏门答腊以西海域)过程中的征战。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以总兵太监的身份,先后率领大小战船百余艘的舟师七下西洋,历时28年,经过30个国家和地区,迎送各国使者,促进了中国明朝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船队是郑和下西洋所组织的远航船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规模的远航船队,也是一支史无前例的海上特混舰队。郑和船队由200余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将士二万余名,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简介 船只介绍 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经过南海、西南太平洋、印度洋,到达东南亚、红海和非洲东...
他全力斡旋打仗,立下了累累军功,被朱棣赐“郑”这个姓氏,进而升为内官监太监。但,位置再高,他也只是个太监。所以,外出下西洋,无论时间多久,带着年轻女性,也是无用。而且这还不算什么,带着年轻女性,不仅自己用不上,还会增加一系列管理上的麻烦!要知道,郑和的队伍里,也不乏年轻男子。因为年轻男子有...
郑和,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人。明朝航海家、外交家。他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国威,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01.受家庭熏陶,有丰富的航海知识 1371年,马三宝出生于云南昆阳,回族,家族世代信仰伊斯兰教,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祖父和...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指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明成祖朱棣派遣三宝太监郑和担任正使,率领中国大明船队出使“西洋”的海上远航活动。郑和的航海行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历时28年,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同时也是15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