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学者则认为,上邽县的位置,应该在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境内。据《水经注》载,渭水流经冀县(即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之北后继续向东,穿过岑峡,流经上邽县境内。而且还明确指出,邽山就在渭水南岸。另外,该书在记述洋水及邽水的时候,也明确的指出了秦武公平讨的冀戎,就散居在甘谷县的渭河一带,而邽戎就...
纵观古今,话说两邽,都是秦人后裔。上邽与下邽,古为两个县名,今为两个镇名,因一条渭河相连,更因渭河上下而分,可谓一水同源,一脉传承;天水与渭南,天水曾经叫上邽,渭南曾经叫下邽,天水古时曾设有临渭县(三国曹魏时期),今天渭南有一个临渭区;现在天水有个渭南镇,渭南尚存下邽(下吉)镇,可谓历史同渊,文化同...
光绪年间编修的《秦州直隶州新志》记载,马跑泉东行十里有上邽故城,又提到东柯谷有杜甫草堂遗址和子美泉。民国版《天水县志》也确认上邽故城位于今东柯谷,距县城东五十里。民间传说镇子下有上邽故城遗迹,居民在建设中发现过城墙和建筑材料。关于上邽城的废弃时间,《天水县志·古迹》记载其在后魏...
历史知识> 上邽县 春秋秦武公十年(前688)以邽戎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治今甘肃天水市。属陇西郡。东汉属汉阳郡。建武八年(32),刘秀西征隗嚣,至上邽。三国时,诸葛亮攻司马懿于上邽。均即此。北魏因避道武帝拓跋珪名讳,改为上封县。隋大业元年(605)复为上邽县。晋以后为秦州、天水郡治。唐宝应元年(...
清水古称上邽,因“清..清水古称上邽,因“清泉四注”而得县名,素有关陇要冲、陇坂屏障、丝路咽喉之称,是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和西汉名将赵充国的故里。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景点24个,其中3A级景区3个。
实际上,邽城、邽县和邽山等地名,其发音都倾向于“ji”,这反映了关陇方言的共同特点。徐日辉在《兰州学刊》中揭示,古上邽曾位于清水,东汉时期迁移至天水,而邽山则位于清水县城北。岳维宗和苏海洋的研究也确认,天水市秦城区被认为是古上邽县治所,而邽山则对应着今天的天水北乡凤凰山,其生态园...
春秋战国时期,天水叫做“邽(guī)县”,秦朝时被命名为“上邽”,后来又更名为“成纪”、“秦州”。到汉武帝时期被正式命名为“天水郡 ”,成为汉代行政区划名,并一直沿用至今。而其建城史则始于秦武公十年(前688年),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 曙光♥于20240327
上邽:人文初祖的故里 上邽县同样人文荟萃,这里是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也是西汉名将赵充国的家乡。赵充国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爱国情怀,为后世所敬仰。此外,上邽县还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历史联系与影响 ...
清水县并不是邽县、上邽县的原始治所!而是唐朝初年因战乱、地震、吐蕃入侵,占领上邽县(今天水市秦州区)等原因,唐朝时期在清水县短暂侨置邽州、上邽县治所而已! 《太平寰宇记》载“清水县……唐武德四年(622年)置邽州于清水,六年废邽州,以县来属。禄山乱(755年),陷入吐蕃,至大中二年(849年),始收复…...
“邽”读“ji”音的地名还有:邽城、邽县、邽山。邽城:《辞海》对“邽县”的解释是:古县名,本邽戎地,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多数典籍称在今天水市境内)。由此可见,工具书将“邽”只注有一音“ɡuī”,是有缺陷的。 “邽”之地名的读音,因为陕西下邽人是甘肃上邽人的分支,加之两地距离比较近,都属于关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