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臂[中]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是201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出自《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第一版。定义 上臂中点的肌肉周径。可由上臂围换算求得: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是人体测量的一个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体内蛋白质储存...
上臂肌围的计算公式是:AMC(mm) = AC(mm) - 3.14 × TSF(mm)。其中,AMC代表上臂肌围,AC代表上臂中点处的围长,TSF代表三头肌部皮褶厚度。
上臂肌围评价标准是根据人群的性别、年龄和体质差异而定的,以下给出一般成人的上臂肌围评价标准。 男性: -优秀:肌围大于30厘米 -良好:肌围在27-30厘米之间 -合格:肌围在25-27厘米之间 -不合格:肌围小于25厘米 女性: -优秀:肌围大于26厘米 -良好:肌围在23-26厘米之间 -合格:肌围在21-23厘米之间 -不合...
上臂肌围计算公式的基本形式为: 上臂肌围=上臂周长-(皮褶厚度×π) 其中,皮褶厚度是指被测者上臂皮肤与肌肉之间的脂肪层厚度,通常用皮褶测量仪进行测量。π是圆周率,约等于3.14。 二、上臂肌围计算公式的应用 上臂肌围计算公式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健身领域 在体育健身领域,上臂肌围计算公式被广泛应用于...
臂围反映了臂部肌肉的发达程度。上臂围包括上臂紧张围和上臂放松围。臂围差男子平均为2-3.5厘米,女子平均为1.5-2厘米。用带尺在上臂最粗处测量 [3]。 上臂最大围 上臂最大围/上臂紧张围 [1](maximum biceps circumference):上臂肱二头肌收缩时,肱二头肌最膨隆处与上臂轴线垂直截面的围长 [2]。
上臂肌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呢(男,25岁) 分析及建议: 假设上臂为圆筒,上臂骨径不计,测量上臂中点处的围长(AC)和三头肌部皮褶厚度(TSF)。AMC(mm)=AC(mm)-3.14xTSF(mm)。正常男性腹部的皮肤皱壁厚度为5~15mm,正常成人肩胛皮肤皱壁厚度的平均值为12.4mm,正常男性成人的肱三头肌皮肤皱壁厚度大于10.4mm。如果...
上臂中肌围 上臂中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是2019年公布的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定义 上臂中点的肌肉周径。可由上臂围换算求得: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3.14 × 三头肌皮褶厚度(cm)。是人体测量的一个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体内蛋白质储存水平。出处 《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第一版。
【上臂肌围的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上臂肌围测量仪(又称软尺)、卷尺等。 2.测量位置:选择上臂中段,即从肩关节到肘关节的一半位置。 3.测量步骤: (1)被测者站立或坐姿,保持上臂自然下垂,手掌贴紧大腿; (2)将软尺或卷尺紧贴皮肤,围绕上臂中段,确保尺紧贴肌肉,但不压迫; (3)读取测量结果,记录毫米为单位的...
上臂肌围(armmusclecircumference;AMC)是指上臂围减去3.14倍三头肌皮褶厚度[1]。计算见式(17):AMCBC3.14×TSF………(17)[1]式中:AMC——上臂肌围,单位为毫米(mm);BC——上臂围,单位为毫米(mm);TSF——三头肌皮褶厚度,单位为毫米(mm)。4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