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道教所传承的《九天司命三茅应化天尊灭罪宝忏》(下称《三茅宝忏》),是当下茅山道教最具本山特色的仪式之一[1],其中的“志心朝礼”节次开列了具有上清经派特征的仙真圣位十三组,一百零七位,共计一百二十六人[2],其中大部分均是曾隐修于“金陵福地”(伏龙地)的神仙以及“华阳洞天”中的仙官、地下主者...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玉清境上清经第一是时天尊曰:若诸真人、无量大神行道心时,修慈悲行,得真法地;修舍心时,修智慧行,即此功德,无量劫中,复得何法?诸天圣众、诸大真人、无量大神行此功德,能如是得,不可思议。天尊今如是说法,令一切皆知是法。宝法真人曰:臣今未解要法,未识宗本,未了空相,未了一切。道言...
《三茅宝忏》的十三组圣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次序及结构的错乱,但我们仍能很明显地看到编订者在利用其对上清经派仙真信仰的系统知识有意地将众多仙真进行有序排列,其背后是东晋时期上清经派对于既有神仙信仰的吸收、重组与系统化。编订者排列十三组圣位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对上清经派的经典降授、传承脉络...
历史知识> 上清经 书名。全称《上清大洞真经》、《洞真上清经》。道教经书。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道士杨羲以隶字撰成此书,凡三十一卷。以传许谧、许翙。今所藏卷数,已较原经为多。该经重于存思,并用符咒,而略于金丹之术。 上清经相关 报章应守规则 ...
《上清经》的主要发明是内视存思术的修炼方法。这些经书认为,人体内部各部位关节也跟外界一样,各有神灵把守,学道者如果能知道这些神灵的名号、形象等,坚持在心中思神念真,与诸真精神交感,配以诵经、念咒,咽液等方术,便能感降神灵,入镇体内,得以安魂和神,长生延年。其精上者甚至可以飞升上清...
《上清经》的身神也与此相类似,主要表现为三种特征: 1、三一的三元架构。 三一分身外、身内两种,身外三一与身内三一相对应。身外三一是为华盖下天一、日月所游处地一、斗户人一;下应人身中三一:头、心、脐...
道教经典《太上三十六部尊经之上清经》道教经典《太上三十六尊部经上之清经》格式:pdf 页数:64面双 约128页 - 古籍阁于2024061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上清经》的主要发明是内视存思术的修炼方法。这些经书认为,人体内部各部位关节也跟外界一样,各有神灵把守,学道者如果能知道这些神灵的名号、形象等,坚持在心中思神念真,与诸真精神交感,配以诵经、念咒,咽液等方术,便能感降神灵,入镇体内,得以安魂和神,长生延年。其精上者甚至可以飞升上清...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之玉清境上清经 第一《太上三十六部尊经》凡读经者,务必沉心定气洗心绝虑,然后有所得玉清境经上上清经.妙真经.太一经.妙林经.开化经.仙人经已上六经同卷玉清境上清经 第一是时天尊曰:若诸真人、无量大神行道心时,修慈悲行,得真法地;修舍心时,修智慧行,即此功德,无量劫中,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