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以《上清经》、《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为主要经典,重登斋入靖、存思诸神形象。 《上清大洞真经》简称《大洞真经》、《洞经》或《三十九章经》,上清派最早崇奉的主要经典,谓读之万遍即可成仙,被誉为“仙道之至经”。此经被上清派奉为诸经之首,比较典型地反映了...
🌿上清派是道教的一个独特派别,因传承洞真上清部经而得名。它的主要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修炼方法包括存思、固精、存神养气等。上清派认为,人体各部分都有真神主宰,与天地诸神相通。通过存思身中之神,配合吟诵宝章、祝神、叩齿、咽津、服气、配符等修炼方法,可以疗病延年。若修炼不懈,甚至可以登真成道。...
本吧热帖: 1-[公告]关于撤销 caipiao0207 吧主管理权限的说明 2-敦煌道藏本 上清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3-上清派弟子报道 4-一切阴阳法事 5-分享贴子 6-上清三洞五雷经箓 明代版本 7-一切随缘~ 8-有缘自然会来 9-有请有应~ 10-路上小心点
即上清派认为通过存思,天地之神可以进入人体,人体之神与天地之神混融,继而长生不老,飞登上清。此外,上清派还注重存神服气、育经、修功德等修行方法。至于茅山派,虽然与上清派在信仰内容上有所重叠,且关系确实也比较紧密,但其更注重修炼外丹而不是内丹,且强调人与神灵、灵魂的关系,以及炼制仙丹和长生不老之...
上清派与茅山派作为道教内部的两大流派,尽管在修行方法和具体教义上有所差异,但它们在道教的基本理论、修行目标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共通之处。首先,两派都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强调“道”作为宇宙万物之本源,追求与道合一、超越生死、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其次,两派在修行目标上也高度一致,均致力于通过特定的修行...
上清派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是东晋中期杨羲造作的"上清经"逐渐传播后形成的。 关于"上清经"的来源,《云笈七 》卷五李渤撰《真系》,及陶弘景《真诰》卷十九《真诰叙录》均称:东晋兴宁二年(364),有魏华存等众仙真下降,魏将清虚真人王褒所授"上清"众经三十一卷并诸仙真传记、修行杂事等授弟子琅瑯王司徒公府舍人...
上清派奉南岳夫人魏华存为始祖。魏华存是西晋开国丞相魏舒的女儿,民间尊奉其为“二仙奶奶”。魏华存本信奉五斗米道,在教中任祭酒之职。祭酒是五斗米道中的小头目。按史书《三国志》的记载,刚入五斗米道的人,被称为“鬼卒”;受道已信,称为祭酒;再往上就是治头大祭酒和天师了。魏舒在《晋书》中有传,其中有...
此后,上清派在台州的活动始于陶弘景,后四传至司马承祯及至以后诸人,是为最鼎盛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即司马承祯,司马承祯的再传弟子田虚应,田虚应的弟子冯惟良、陈寡言、徐灵府,冯惟良的弟子应夷节、叶藏质,陈寡言的弟子刘介,徐灵府的弟子左元泽,应夷节的弟子杜光庭,叶藏质...
磨灭不掉的痕迹:上清派实际源自于天师道 关于道教上清派的早期历史,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其所著的《真诰》中,记叙非常详实。《真诰》中说,东晋兴宁二年,有南岳夫人魏华存等众仙真下降,由魏夫人将清虚真人王褒所授的“上清”众经三十一卷并诸仙真传记、修行杂事等授弟子琅瑯王司徒公府舍人杨羲。杨羲得到魏夫人所传...
上清派,听名字就感觉很高大上,是不是?上清派起源于东晋时期,主要以《上清经》为经典,强调修炼内丹和追求长生不老。上清派的修炼方法比较复杂,讲究内外兼修,既要修炼身体,也要修炼心性。上清派的道士们常常隐居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追求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茅山派:实用的道术 茅山派则是道教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