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老渔阳里2号,李中结识了李达、陈望道、李汉俊、李启汉、俞秀松等同志,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提高,1920年8月,李中首批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又加入中共上海早期组织。 如此说来,老渔阳里2号真正是一处了不起的历史遗迹。
老渔阳里2号:梧桐深处的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人民网上海4月15日电(马作鹏)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洋房林立,梧桐掩映。南昌路100弄2号(老渔阳里2号),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在这幢坐北朝南的砖木结构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里,陈独秀等5人在《新青年》编辑...
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100弄2号 也曾经叫作“老渔阳里2号”这栋两层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酝酿建立的过程 1920年初,陈独秀自京抵沪在此寓居,《新青年》编辑部也随迁于此。同年6月,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此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会议的筹备、联络工作均在此完成。1921年9 月,陈独...
打卡豆瓣评分9.2的《觉醒年代》之上海足迹。 《新青年》编辑部,原来就在上海市中心。南昌路100弄2号,就是曾经的老渔阳里2号。 这条弄堂还住着居民,整体风貌的保护,让隐藏在弄堂深处的这段百年历史显得如此真实鲜活。 在现场,小编看到门口有块牌子,这里不仅仅写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还多加了这...
【导读】:老渔阳里始建于1912年,内有砖木结构两层石库门楼房8幢,其中的2号楼坐北朝南,为二层砖木结构的旧式石库门住宅,原为辛亥革命时期安徽都督柏文蔚的私宅,人称“柏公馆”。这个“柏公馆”后来成为陈独秀在上海的住所,也是因为柏、陈二人有过非同一般的历史交往和革命友谊。
老渔阳里是当年上海法租界的一条石库门弄堂,回到上海陈独秀就居住在老渔阳里2号,这里也是《新青年》编辑部。在这座石库门里,留下了他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一段时光。 这一年陈独秀41岁,吸引了一批富有理想的年轻人。李汉俊、陈望道、邵力子...
作者:李瑊,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摘 要]1920年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入住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以“思想界的明星”“五四运动总司令”的声名吸引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集聚于此。陈独秀等人在渔阳里通过创办报刊、...
以老渔阳里2号陈寓为中心,1920年5月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这是“中国共产主义者的中央小组,承担着理论问题研究的任务。”6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创建,初创之时即将宣传作为工作重点。李达回忆说:当时党的上海小组的工作分两部分:一是宣传工作,一是工运工作。宣传方面,决定把《新青年》作为公开宣传的机关刊物,从...
上海反邪教 18-06-29 13:36 来自微博weibo.com 【黄浦区老渔阳里2号将恢复为红色纪念馆】日前,家住黄浦区老渔阳里2号的赵文来接到通知:他所居住的房屋已被列入革命遗址保护项目,本月启动了征收工作,将恢复为红色纪念场馆。 这里本是《新青年》 编辑部旧址,后来毛泽东同志也曾一度在这里工作。这里本身就属于...
1920年8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A 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B 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C 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经过酝酿和准备,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