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位于张江科学城内的上海科技大学成为国内最早启动AI for Science 研究的高校之一。学校内部以信息学院为中心,开展与物质学院、生命学院、2060研究院、临床医学中心等校内机构的跨学科研究,并且集合全校之力率先在国内开出AI for Science & En...
同时,也探讨了增材制造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模型算法在“AI for Science“中的应用等颠覆性的创新思路。 增材制造技术近年来引发了制造业新一轮技术变革,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化带来了制造业设计、制造、装配、检测的全面升级,数字驱动的增材制造已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智造系统工程中心已建成3D...
该工作最初依托于CS286 (AI for Science & Engineering)的课程项目。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信息通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吴敏和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研究员郑杰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上海科技大学图信中心和宁夏西云算力科技有限公司为本工作提供了算力支持。该工作最初依托于CS286 (AI for Science & Engineering)的课程项目。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信息通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吴敏和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研究员郑杰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该工作初步探索了“基于数据驱动”的第四种研究范式在加速电磁超构表面逆向设计种的成功应用,所提出并验证的“小规模、高信息熵数据集构建方法”对推动数据驱动的电磁新发现、构建行业垂直应用、促进AI for Science快速落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op.34068 ...
2023年3月,科技部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for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提出推进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创新,发展一批针对典型科研领域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用平台。同年5月,百度智能云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启动建设AIforScience科学数据开源开放平台,将大模型和科学...
在“科普集市”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学者们将AI For Science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出,聚焦于AI技术在生物医药、医疗、农业、教育以及未来脑科学和量子计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现场互动,向公众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动科学研究的边界。此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能源互联网...
近年来新兴的联邦学习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联邦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技术,其目标是在保证数据隐私安全合规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建模。在联邦学习框架下,多家药企之间无需共享数据,仅通过共享模型权重,来实现药企之间协同训练,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彼此增强AI模型的效果。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具体日程 6月30日 注册13:00-16:00国际会议中心 7月1日: 研讨会第1日 7月2日: 研讨会第2日 会议地点 上海科技大学 国际会议中心 / 校报告厅 / 信息学院报告厅 / 创管学院报告厅 地址:(北二门-海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