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引导“互联网+护理服务”健康发展,保障上门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结合工作实际,《上海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7月15日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明确“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清单,共有11大类42项服务。 方案指出,将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在上海市长宁、普陀、静安、浦东等部分区...
(三)明确“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试点地区应当结合实际,在调查研究群众服务需求,充分评估环境因素和执业风险的基础上,组织制订本地区“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原则上,服务项目以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技术为宜,可以使用“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明确,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为充分发挥优质护理资源作用,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区同时开展护士区域化注册管理试点工作,鼓励二、三级医疗机构护士到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执业,为出院病人、慢病病人和老年病人提供延续护理、居家护理等。 二、组织管理 市卫生健康...
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在本市长宁、普陀、静安、浦东等部分区、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本市实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制度、服务模式、服务规范以及运行机制等,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相关政策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为充分发挥优质护理资源作用,在“互联网+护理...
上海公布“互联网+护理”试点服务清单 新华社上海7月16日电(记者仇逸、郭敬丹)记者15日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上海“互联网+护理”试点服务清单发布,上海将用一年左右时间,在长宁、普陀、静安、浦东等部分区、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 根据新公布的《上海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
上海“互联网+护理”试点实施意见15日正式启动,包含11大类42项护理服务。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方面表示,未来,上海将用约一年时间,在长宁、普陀、静安、浦东等部分区、部分医疗机构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探索建立适合申城实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制度、服务模式、服务规范以及运行机制等。 “互联网+护理服务...
“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或备案)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罹患疾病、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 (二)提供主体 1.医疗机构资质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实体医疗机构需向发证机关申请登记家庭病床、巡诊、社区护理等服务方式,并...
今年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上海等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将护理服务从医疗机构内延伸至社区、家庭。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表示:“以前比如注册在哪个医院,在医院去工作,那么现在注册以后呢可以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去工作,扩大了他的...
市人大代表郭康玺:推进落实“互联网+护理服务”便捷医疗 上海试行“互联网+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线上平台应用使用率较低、医院就医排队时间较久、家庭临床护理的内容比较单一等问题。为此,市人大代表郭康玺建议增加医疗服务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护理方面,可以提供上门抽血、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导...
早在2016年底,上海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开展“社区照护O2O服务体系”探索,名为“天山美小护”的“互联网+护理”项目收获社区居民口碑。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解“互联网+护理”落地后的探索实践与发展瓶颈。 多形式“接单”千余人次 何为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是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