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会馆东邻南浦大桥,西近南车站路,占地面积3897平方米。老馆古建筑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由旅沪福建水果商人集资兴建;新馆始建于2010年,为迎世博会而建,占地面积711 平方米,分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面积1956 平方米。老馆与新馆建筑融为一体,相映生辉。 开放时间 全...
🔸 三山会馆是晚清时期由上海的福建籍水果业商人共同出资建造的,是上海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对外开放晚清会馆建筑,采用红砖建造,风格独特。 🔸 会馆的名字“三山”源自福州的别称,会馆内保留了晚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包括海派牌楼、飞檐翘角、石刻木雕等,都是游客参观的亮点。 🔸 会馆由旧址和陈列展览馆两部分组成,是...
如今,这座会馆依然是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对外开放的晚清会馆建筑。🏛️ 旁边的新建上海会馆史陈列馆,是三山会馆的新馆,展示了上海会馆的发展史,展品包括上海地区会馆的实物遗存、客籍移民的文献史料和历史档案资料等。📅 预约参观可以通过公主号“三山会馆”进行,而门票则是免费的。会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1551...
三山会馆原为福建旅沪同乡的会馆。会馆之所以“三山”命名,是因为福州东有九仙山、西有闽山、北有越王山,合称三山。上海原有两个三山会馆,一个是位于福州路的北三山会馆,另一个就是位于半淞园路的南三山会馆,…
在南浦大桥西堍,有一处别致秀丽、富有福建特色的建筑,这就是上海近现代史上非常有名的三山会馆。这里不仅仅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对外开放的晚清会馆建筑,也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南市总指挥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仅存的工人纠察队指挥部旧址。 三山会馆旧貌 三山会馆的由来与变迁 清宣统元年(1909),福建...
这座建筑,就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三山会馆。上海自清初起成为全国南北贸易枢纽,基于同业同乡的会馆、公所有130多个。位于中山南路的三山会馆,当时由福建水果商人集资兴建,1913年建成。因福州城内有“三山”,东南于山,西南乌石山,北面越王山,为此会馆...
上海三山会馆,坐落于繁华的中山南路1551号,虽不为众人皆知,却蕴藏着不凡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这座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会馆,由旅沪福建水果商人共同集资兴建,并于1913年竣工。其“三山”之名,源自福建省城福州城中的三山传说,寓意深远,寄托了福建商人的思乡之情。三山会馆四周被高约10米的红色清水砖...
三山会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1551号,是一座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会馆建筑。这座会馆四周清水红砖墙,高大的门楼正中有“三山会馆”馆名石刻,上方及两侧有“天后宫”字样和象征吉祥如意图案的花岗石刻浮雕群。它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旅沪福建籍水果业商人集资兴建。1989年9月26日,三山会馆移建竣工并...
始建于1909年,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由福建商人集资兴建,历时五年落成。这里也是他们奉祀天后的地方,所以又名“天后宫”。.看点 三山会馆的旧馆和新馆两个建筑色调统一,一古一今相得益彰,很有看头~新馆一楼是临时展厅,二楼是「上海会馆史陈列展」,沉浸式的体验,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会馆历史...
又因经常用于聚会和奉祀天后,该会馆也称为“天后宫”。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的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南市总部就设在该会馆里。三山会馆原建筑位于丰淞园路239弄,1989年移建至此。砖雕门楼 进入大门后的第一进 第二进就是古戏台 古戏台的藻井与四周的“鱼尾龙”均为初建时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