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国,汉语词汇。拼音:zhù guó 又称上柱国,中国古代官名。战国楚置,时立覆军杀将有战功者为上柱国。北魏置“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武泰元年(公元528年),北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尔朱荣被杀后此官遂废。亦作国都名或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释...
成语(Idiom):上柱国 发音(Pronunciation):shàng zhù guó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在国家政务中居高位,担任重要职务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上柱国”源自于古代中国的官制,柱国是指担任国家重要职务的官员。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国家政务中地位高峻,担任重要职务,具有重大的责任和权力。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àng zhù guó ] 官名。战国楚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北魏置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唐宋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清废。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
而自唐代以后,上柱国基本上都不是国家军事实职,变成了一种“荣誉头衔”或“待遇称号”。《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诏曰:‘上柱国,勋之极也。近代已来,文臣官阶稍高,便授柱国,岁月未深,便转上柱国。武资初官,便授上柱国。今后凡加勋,先自武骑尉,十二转方授上柱国,永作成规,不令逾越。’”史...
在唐朝,“上柱国”是勋级,是对作战有功的人的特别表彰。 乡人原是客 3.2万阅读 16 分享 共41个词条 编辑 纠错 丘和 [1] 特进丘和(552-637年),本姓丘敦氏,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到隋唐时期将领,西魏镇东将军丘寿之子。重义任侠,弓马娴熟。初仕北周,担任开府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迁右武卫将军,封平...
要说“上柱国”,咱得先穿越回古代。您就想想,那时候的朝堂,是不是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角色粉墨登场。而“上柱国”呢,就是这舞台上相当耀眼的一个角色。 “上柱国”这称号啊,那可是极高的荣耀和尊崇。它可不是随便能给的,得是有大功、大能耐的人才能得到。这就好比现在的超级英雄,得拯救了世界好几次,才...
“上柱国”,是古代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保卫国都的将领。 自春秋战国时楚、赵两国始设置,职位在令尹、相国之下。“上柱国”后来演变为表彰功勋的荣誉称号,“柱国”指国都。 “上柱国”,这个职位历朝历代还有所不同。 北朝。北魏、西魏均设置柱国将军、上柱国大将军,作为军队统领。武泰...
追封上柱国的三人分别是:洪武年间的鄂国公常遇春大将军、洪武年间的江阴侯吴良和万利时期最牛的太师张居正。上柱国,后来被改为左、右柱国,如同公、侯、伯、子、男爵位基本用于追赠一样,上柱国也属于“赠勋”。又因元代曾有“右勋爵,若上柱国、郡王、国公,时有除拜者,余则止于封赠用”。因此直到嘉靖...
上柱国,原义为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引申义为功勋的荣誉称号,战国时楚、赵置,位令尹、相国下,甚尊。原为保卫国都之官。柱国原为国都之意。北朝 源于旧制。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勋官,也称上柱国。北魏、西魏均置柱国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以统领府兵。武泰元年,北魏孝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