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白的性格,他能就这么离去吗?据说李邕有个下属,很欣赏李白,还送了李白一些礼物。李白离开李邕府衙的时候,也作诗给李邕的下属以示感激。同时,李白也专门给李邕作了首诗,拜托这位下属转交。李邕看到诗歌后,哈哈大笑,感慨李白的确有才!李白写给李邕的诗,就是开篇提到的《上李邕》。“上李邕”意为给李邕...
4.大言:言谈自命不凡。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宣父。 5.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 简析 诗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
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赏析 《上李邕》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诗作。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全诗语气直率不谦,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1.李邕: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有才华,性倜傥,唐玄宗时任北海(今山东益都县)太守,书法、文章都有名,世称李北海.后被李林甫杀害,年七十余.《旧唐书·文苑传》有传.李邕年辈早于李白,故诗题云"上".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有"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句,亦见白对邕之敬赏.今...
上李邕唐代: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赠别,讽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它的力量犹能簸却沧溟之水。
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诏尊孔子为宣父。见《新唐书·礼乐志》。宋本“宣父”作“宣公”。 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李邕在开元七年(公元719年)至九年(公元721年)前后,曾任渝州(...
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
学习诗词上李邕[唐]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注释:1 李邕,字泰和,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唐玄宗时任北海(今山东青州市)太守,书法、文章都有名,世称李北...
⑺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诏尊孔子为宣父。见《新唐书·礼乐志》。宋本“宣父”作“宣公”。 ⑻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 《上李邕》李白 古诗鉴赏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