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泻心汤原文 李时珍 《三黄泻心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非我所著。其原文为:“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上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此汤有泻火解毒,燥湿泄热之效。
1.三黄泻心汤证、黄连解毒汤证,均有上火的倾向。但三黄泻心汤证有痉挛性便秘,而黄连解毒汤证没有。 2.三黄泻心汤证、四物汤证,胶艾汤证,均有出血。但三黄泻心汤证属实证出血,出血的同时,伴有四肢温、上火的倾向、便秘、脉有力;而四物汤和胶艾汤证属虚寒性出血,出血的同时伴有四肢厥冷、脉无力等,以资区别。
三黄泻心汤的原文是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主要功...
大黄黄连泻心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四)、三黄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三黄泻心汤(《奇效良方》卷六十三)歌诀 三黄并用为泻心,大黄黄连合黄芩;火热炽盛见吐衄,澄本清源出血停。组成 大黄6g,黄连、黄芩各3g。用法用量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功用 泻火燥湿。主治 邪火内炽,迫血妄行,...
三黄泻心汤方 【大黄10克/渍、黄芩30克、黄连20克】 发热,脉浮滑,心下痞,按之软 病解: 这个病,中医叫心下痞。痞是一种感觉,满、撑得慌。心下的心,不是主管血液循环的那个脏器。心下是指心下(胃和结肠)这个部位,泻心汤就是泻这一部分。如果直接说胃肠,反倒有局限。心下覆盖的面很大,反倒准确。
三黄泻心汤的原文配方是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将这三味药材以三升水进行煎煮,最终煮取一升液体,一次顿服。该汤的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以及燥湿泄热。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吐血、缓解胸中烦热以及改善舌苔黄腻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三黄”指的是大黄、黄芩和黄连这三种药材,...
每日一方【泻火解毒】 三黄泻心汤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本方剂组成与《金匮要略》记载的泻心汤同(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 参考文献 《医方考》黄芩 黄连 大黄(酒润,各等分)心膈实热,狂躁面赤者,此方主之。味之苦者,皆...
三黄泻心汤 【原文】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经典回顾】 1、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组成】 黄连 黄芩 大黄 【功效】 泻火消痞 【时机】 1、实热证 ...
三黄泻心汤来源于金匮要略,大黄、黄连和黄芩组成,属于汤剂,有泻火解毒,燥湿泄热的功效。简介 加减 功效 泻火解毒,燥湿泄热。主治 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结;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制备方法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