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三街会馆(关帝古庙) 澳门唯一一个主祭关帝的庙宇,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议事厅前地旁边的庙宇,为早期 赤兔马追风 2113 盖起来,澳门盖章点大集合,为大家献上一场澳门集章之旅吧!#澳门旅行攻略 #澳门打卡攻略 #澳门盖章 问游旅行 532 查看更多 用户点评(97)查看全部 4.3/5分 世界文化遗产1 M515...
三街会馆,又名关帝庙,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公局新市南街10号,至迟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早期澳门华人商家的议事场所。会馆在澳门华人社区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内保存的神像、匾额等古物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2005年7月15日,三街会馆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列入...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醉龙节,欲一睹舞醉龙风采,不少人会走到三街会馆门前,或占个好位,以较佳角度欣赏;或置好脚架,准备拍辑沙龙。当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诞,三街会馆门前搭建竹棚作舞台,上演神功戏。在这些热闹的日子以外,三街会馆又回复宁静的面貌。 开放时间 全年9:00-18:00开放,具体营业状态以当天开放情况为准 必...
澳门的三街会馆,又称关帝庙或关帝古庙,位于大堂区公局新市南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这座庙宇至少建于清乾隆年间,具体时间虽无法考证,但从重修碑记中可以确定。三街会馆是一座二进三间的中式建筑,以青砖建造,结构为抬梁式,体量适中。外壁上雕刻着砖雕和壁画,屋脊上也有灰雕装饰。庙门前的土地神坛上刻有“荣宁社...
三街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和乾隆年间,因地处营地大街、关前街和草堆街三条街道而得名。创建之初,这里是商人聚会和议事的场所,直到1913年旅澳华商总会成立,这里都起着澳门华人商会的作用。因会馆内设有关帝神殿及财神殿,所以又称关帝庙。随着会馆商务功能的消失,这里祭祀关帝的香火反而日益鼎盛。会馆为二进三开间的...
澳门,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不仅以其美食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著称,还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信仰文化。其中,关帝庙(又称三街会馆)作为澳门历史城区世界遗产的一部分,是了解澳门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绝佳地点。🏛️ 关帝庙位于澳门半岛议事亭前地,是澳门民间信仰庙宇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岭南(广府)传统...
街会馆(又名关帝庙),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议事亭前地旁边的庙宇,为早期澳门华人商家的议事场所。“三街”指澳门最早的三条街道:营地大街、关前街和草堆街;“会馆”则由三条街道的商行组成。初设时为商人议事的场所, 商贾们在此联络感情、沟通商情,也是清政府发布公告的重要场所。日子一久,三街会馆成为澳门华人的...
然而,随着1913年澳门商会的成立,三街会馆逐渐淡出了其作为商业会馆的角色。然而,这座会馆如今还供奉着一尊雕刻精美的关帝像,香火愈发旺盛。会馆内供奉精美关帝像,逐渐成为庙宇,吸引大批信众及游客。 正因如此,三街会馆逐渐演变为一座庙宇,门头上更是挂起了“关帝古庙”的匾额。庙内还珍藏着一批古碑、牌匾以及...
三街会馆不仅是商人会馆,其功能还超越了一般的工商团体。例如,在嘉庆十年(1805年),免疫接种牛痘的医疗技术传入澳门时,三街会馆曾是中国最早的痘馆。此外,它还是举办节日活动的地方,如农历新年初八的舞醉龙、节日游行和派发长寿饭(即龙船头饭)等。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澳门街市的扩容以及新的华商...
秋风中的三街会馆:澳门的历史印记 🏛️ 三街会馆大约建于清朝雍正至乾隆年间(1723-1795年),因位于管地大街、关前街和草堆街三条街道而得名。会馆位于昔日澳门繁华市区的“荣宁坊”,至今门前社坛刻写的“檠寧社”字样依然清晰可见,对联“荣居康乐境,宁享太平年”也证明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会馆最初是澳门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