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学兵连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特定历史名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三线学兵连 外文名称 Three lines except for even 类型 特定历史名词 出现时间 上个世纪70年代初 折叠编辑本段板按词目释义 三线学兵连是一个特定历史名词。上个世纪70年代初,陕西省动员25000名初中毕业生,到秦巴山区修建襄渝铁路。襄渝铁路...
我辈初中生,弃笔上三线。▲重返襄渝线,作者在旬阳县旬河大桥上留影纪念 铿锵誓言发,集结连旗下,连旗百四一,学兵二万五。跟着铁兵走,巴山咱安家,铁兵传帮带,作风军事化。中段无公路,航运压力大,公路要先行,便道首其冲。学兵小牛犊,生性不惧虎,挥锤稳准狠,掌钎手抓牢。细心学爆破,安全比天大...
学生民兵连队退场后,社会上一般称之为“三线学生连”或“三线学兵连”。修路历史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西经陕西南部秦巴山区,南达四川重庆。襄渝铁路沟通了我国西南和中南的铁路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襄渝铁路西段(四川段)1968年4月展开施工,襄渝铁路东段(湖北段)1969年3月展开施工,襄渝铁路中段...
三线学兵连(第一集人生熔炉) 是在优酷播出的教育高清视频,于2009-06-17 07:56:24上线。视频内容简介:十年文革里一个鲜为人知的秘闻三线建设中一曲空前绝后的壮歌
如“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25连”在铁11师第53团的体系中被编为“5853部队学生2连”。在工地现场,他们通常被简称为“学生连”或“学兵连”。当工程结束后,社会上普遍将这些曾参与三线建设的学生连队称为“三线学生连”或“三线学兵连”,这段历史成为了他们独特的身份标识。
铁道兵四十八团的学兵连队由陕西招募的初中毕业生组成,他们被编为一百多个连队,称为“三线学兵连” - 挖穿地球于2024101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333.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三线学兵连是一个特定历史名词。上个世纪70年代初,陕西省动员25800名69届、70届初中毕业生,到秦巴山区修建襄渝铁路。襄渝铁路当时是中国三线建设重点战备工程,代号2107工程。在施工中,这些学生连队大部分直接由铁道兵各团直接管理,小部分 - 卡拉是条狗于20230330发布在
放歌“三线学兵连”——纪念陕西学生赴三线参加襄渝铁路建设50周年 襄渝铁路于1970年4月由襄樊和重庆同时破土动工,1973年10月全线贯通,两端在陕西棕溪接轨,并开始新线运行。1978年10月正式通车。 1970年8月至1973年7月,陕西省有两万...
为此,“安康微红”微信公众号特推出“红色家风故事栏目”,本期推出的是秦巴汉水三线学兵连吴南的家风故事。 01 三线学兵连吴南 1970年被誉为“三线建设”的襄渝铁路(起点襄樊,终点重庆)钢铁大动脉开土动工。由于当时全线都在紧张施工,仅靠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