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组织中曾经实行过的一种经济制度。农村人民公社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中,生产资料一般是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集体所有。在三级集体所有制中,生产队一级的集体所有制是基本的,生产大队和公社的所有制是部分的。生产队...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指生产资料、经济收入和劳动成果集体所有制,且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和分配,是实现集体化的基础。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含义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中国农村人民公社时期的一种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旨在通过明确生产资料、经济收入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所有制,...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其中,“三级所有”指的是土地所有权归属于国家、集体和农户三个层次,而“队为基础”则是指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进行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制度背景:这一制度是在1950年代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实行的一种集体所有制形式,旨在通过集体劳动和集体分配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土地所...
“三级所有”是指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别属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所有。“队为基础”是以生产队为基础。1960年底,我国依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宣布恢复农村集市,这项措施没有根除“左”的错误,目的也不是加快工业化进程,而是要纠正“一大二公”造成的许多问题,故B、D项错误,C项正确。
1960年底,中央指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并宣布恢复农村集市。这项政策( ) A.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B. 根除了“左”的错误 C. 旨在加快工业化进程 D. 意在纠正“一大二公”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解析】A.60年代,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B.60年左右倾错误...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指在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村实行的一种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为三个层级,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1. 公社是最高层级,负责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统筹分配资源,管理所属大队的生产经营活动。 2. 生产大队是中间层级,通常由几个生产队组成,负责组织实施公社的经济...
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的( ),指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 A.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B.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
1960年11月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相当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至少7年不变;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等。该文件的发布 A. 有利于扭转当时农村的经济形势 B. 配合了工业领域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C. ...
1962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提出把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改为生产队。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毛泽东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探索调整后所得出的结论,为此,他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建国后,面对农业发展的新问题,毛泽东与...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指农村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其中生产队是基本核算单位。1959年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斗争的结果之一便是在所有制形式上再次产生了急于由队有向社有的过渡。结果,渐渐平息的“共产风”又重新刮起。这种“共产风”、高指标和高征购又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害...